《初渡淮北岸》是唐代杨凝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别梦虽难觉,
悲魂最易销。
殷勤淮北岸,
乡近去家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初次渡过淮河北岸的情景,并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思念之情。诗中表达了别离之苦,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和远离家乡之间的矛盾心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首两句“别梦虽难觉,悲魂最易销”,表达了离别之痛苦和思念之情。离别之时,虽然梦境难以入眠,但内心的悲伤之情最易消散。接着,“殷勤淮北岸,乡近去家遥”,描绘了作者渡过淮河北岸时的情景。作者心怀忧伤,但淮河北岸的景色优美,使得他感到温暖和宁静。然而,尽管离家很近,但由于各种原因,回到家乡却显得遥远而困难。
这首诗词通过对渡河过程的描写,表达了离别之痛和对家乡的思念。作者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传递出内心的情感和心境。这种离愁别绪和对家乡的眷恋是唐代诗人常常涉及的主题,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情感体验。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离别之苦,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杨凝(?—802)唐代诗人。字懋功,虢州弘农人,杨凭之弟。生年不详,约卒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少孤,受母训。长善文辞,与兄凭、弟凌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凝由协律郎三迁侍御史,为司封员外郎。坐厘正嫡媵封邑,为权幸所忌,徙吏部。稍迁右司郎中。宣武董晋表为判官。亳州刺史缺,晋以凝行州事,增垦田,决淤堰,筑堤防,水患为息。时孟叔度纵横挠军治,凝亦荒于酒。董晋卒,(公元799年)凝走还京师,阖门三年。拜兵部郎中,以痼疾卒。凝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杨凝。杨凝(?—802)唐代诗人。字懋功,虢州弘农人,杨凭之弟。生年不详,约卒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少孤,受母训。长善文辞,与兄凭、弟凌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凝由协律郎三迁侍御史,为司封员外郎。坐厘正嫡媵封邑,为权幸所忌,徙吏部。稍迁右司郎中。宣武董晋表为判官。亳州刺史缺,晋以凝行州事,增垦田,决淤堰,筑堤防,水患为息。时孟叔度纵横挠军治,凝亦荒于酒。董晋卒,(公元799年)凝走还京师,阖门三年。拜兵部郎中,以痼疾卒。凝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