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与戴征君。唐代。李端。本与戴征君,同师竹上坐。偶为名利引,久废论真果。昨日山信回,寄书来责我。
旅次岐山得山友书,却寄凤翔张尹
李端
晓褰帷辟画窗,双鬟拭泪独凄凉。
炉冷灯残独自坐,月一阑干依旧长。
道心且与山云俱,何人能写此心狂。
书中一字难为宝,不须篇句送君忙。
中文译文:
早晨推开帷帘,打开画窗,双鬟抹去泪水,孤独而凄凉。
火炉冷落,灯火残余,独自坐着,月亮还是一样高悬。
我与内心的追求和山云一样,有谁能够理解这狂乱的心境。
书中的一字难以被视为宝贝,不需要多言,写了给你却只带给你忙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唐代李端写给友人的一封信,表达了他在岐山旅途中得到山友的信后的思考和感慨。
诗人的行旅引发了他对名利的思考,在时常追求名利的过程中,他对修身养性和探寻真谛的品质逐渐被他废弃。这样的反思使得他更加感到自己的孤独与苍凉。早晨他推开帷帘,打开画窗,双鬟抹去泪水,却不能消除内心的凄凉与孤独。火炉冷落,灯火残余,独自坐着,月亮还是一样高高悬挂,似乎没有改变过。
然而,诗人的内心仍然与山云一样,他寻求的境界不为常人所理解。无论是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还是在山水间的舒适中,他始终在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境界的升华。这种精神追求的境界对于他来说似乎是狂乱的,而又难以被表达。
诗人在信中表达了一种朴素的心声,他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内心复杂的思考和感悟。他认为书中的一字并不能代表什么宝贵的意义,他并不需要通过篇章和句子来向友人展示自己的状况,只要一字的简短描述就足够了。这表达了他对友人的随意与无拘束,也显示了他对人情繁忙的疲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思考和内心的挣扎,表达了对名利的追求和对真实追求的思考,并且展示了他对友人的随意与无拘束。整首诗既传达了诗人的心情,又展现了他的思想远见与诗人的情感。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李端。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