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百越路

出自唐代包何的《送泉州李使君之任(一作送李使君赴泉州)》,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ún shān bǎi yuè lù,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
傍海皆荒服,分符重汉臣。
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
执玉来朝远,还珠入贡频。
连年不见雪,到处即行春。
()
荒服汉臣执玉还珠不见:1.不曾相见。2.见不着;丢失。
行春

送泉州李使君之任(一作送李使君赴泉州)

傍海皆荒服,
分符重汉臣。
云山百越路,
市井十洲人。
执玉来朝远,
还珠入贡频。
连年不见雪,
到处即行春。

诗词的中文译文:
陪同使君上任泉州(也有作:送李使君赴泉州)

沿海都是贫寒的居民,
身份较高重要的汉臣。
穿越云山和百越的道路,
行走于繁华喧闹的街巷之间。
他手执着玉器而来朝报到,
又带走了珍贵的珠宝进贡频频。
连续多年未曾见到白雪,
到处都充满着蓬勃的春天气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被认为是唐代诗人包何在唐玄宗时期为了送行李使君赴任泉州而写的。诗中描绘了行走于山川之间的使君,他经过海岸,看到穷困的人们,想到了国家内外许多的重任和挑战。同时,诗中也强调了使君的远行和尽职。他带着玉器前去朝拜,同时又带着贡品带回。在整首诗的最后两句中,诗人用“连年不见雪,到处即行春”来表达使君的旅途艰辛和希望,同时也暗示着泉州的地理特点,即温暖和丰饶的气候,也预示了新的生机和希望。

这首诗词通过传递使君的情感和旅途中的景物描写,展示了唐代社会的宏观背景和个人情感。同时,诗中通过以春天为象征,展现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流畅的节奏,传达了对使君的赞扬和送别的情感,同时也展现了唐代社会的景观和时代氛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包何

[唐](约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幼嗣,润州延陵人,包融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天宝末前后在世。与弟佶俱以诗名,时称“二包”。天宝七年,(公元七四八年)登进士。会师事孟浩然,授格法。与李嘉佑相友善。大历中,仕至起居舍人。河著有诗集一卷,《文献通考》行于世。...

包何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