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得两契如

出自唐代宋之问的《雨从箕山来》,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ì de liǎng qì rú,诗句平仄:仄仄仄平。
雨从箕山来,倏与飘风度。
晴明西峰日,绿缛南溪树。
此时客精庐,幸蒙真僧顾。
深入清净理,妙断往来趣。
意得两契如,言尽共忘喻。
观花寂不动,闻鸟悬可悟。
向夕闻天香,淹留不能去。
()
风度:(名)具有个人特色的言谈、举止、仪容、姿态:学者~|~翩翩。
晴明:晴明的早晨。
深入:1.透过外部,达到事物内部或中心:孤军~。~实际。~人心。2.深刻;透彻:~地分析。这个问题需要作~的调查研究。
清净:(形)①没有外界事物打扰:耳根~。[反]喧扰。②佛教、道教指远离人世烦恼:~无为。
意得不动:没有动作,一种安静的姿态。
天香淹留:(书)(动)长期逗留:何事苦~|~他乡。
不能:1.不可能;不能够。2.〈方〉不允许,不可以、不应该、没有能力。3.〈方〉不至于。

《雨从箕山来》是唐代诗人宋之问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描绘了一个雨从箕山来的景象,写出了箕山的晴明西峰和南溪树的绿缛。诗人称呼自己为客精庐,表示自己是这个地方的客人。他感到幸运因为得到了真僧的关注和帮助,进而他深入了解到了清净的理和妙断往来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下,他和真僧意境相通,言谈尽皆忘却了尘世的烦恼。他静观花开寂静无动,聆听鸟鸣可以得到启迪。在夜晚,他闻到了天香被淹留其中不能离去。

译文:
雨从箕山来,倏又与飘风度。
箕山的晴明西峰,南溪树青翠。
此时我是客人,幸运地受到了真僧的关注。
我深入了解到了清净的理和妙断往来的境界。
我的意境和真僧相通,言谈尽皆遗忘了尘世的纷扰。
我静观花开寂静不动,在鸟鸣中得到了启迪。
夜晚闻到天香,被吸引住不能离去。

诗意分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箕山雨后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在箕山的旅途中体验到的宁静与豁达。诗中的箕山雨景绿树青翠、烟雨迷蒙,给人一种清新幽静的感觉。诗人将自身置于箕山之中,感受到了箕山的美丽景色以及内心的安宁与喜悦。他幸运地得到了真僧的照顾和引导,进而领略到了清净的境界,与真僧一起忘却了尘世的纷扰。通过赏景、聆听鸟鸣等方式,诗人体悟到了自然和人之间的契合,心灵得到了滋养和净化。夜晚的天香更是让他陶醉其中,不能自拔。

赏析:
这首诗词以婉约清新的笔触描绘了箕山雨后景色,借此展示了诗人在箕山旅途中的感悟。诗中所描绘的箕山美景以及诗人与真僧的相知相惜,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意境营造,使读者置身于箕山之中,感受到清净宁静的氛围,感悟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

此诗以雨从箕山来为线索,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达到了对心灵境界的表达。通过感知箕山的美景和与真僧的交流,诗人获得了内心的洗涤与升华,达到心灵与境界的契合。而在夜晚的天香中,诗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也表达了对美妙的事物的向往和渴望。整首诗如画一般,线条流畅,形象鲜活,给读者带来一种愉悦和宁静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宋之问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