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唐代。宋之问。候晓逾闽嶂,乘春望越台。宿云鹏际落,残月蚌中开。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抱叶玄猿啸,衔花翡翠来。南中虽可悦,北思日悠哉。鬒发俄成素,丹心已作灰。何当首归路,行剪故园莱。
参考资料:
1、《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31-33页
2、王尧衢.唐诗合解笺注: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525
3、刘文蔚.唐诗合选: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02月第1版:475-477
唐神龙元年( 705年)正月,宰相张柬之与太子典膳郎王同皎等逼武后退位,诛杀二张,迎立唐中宗,宋之问与杜审言等友皆遭贬谪。宋之问贬泷州(今广东罗定县)参军,诸事艰难,慕念昔荣,次年春便秘密逃还洛阳,这首诗作于诗人贬官南行途中。
参考资料:
1、王尧衢.唐诗合解笺注: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525
从诗中所写景物表现出来的新鲜感看来,似为他初贬岭南时所作。开头四句,点题中的“早发”,交代了时间是在“春”、“晓”,并以晨空特有的“宿云”、“残月”极力渲染早发时的景象。这里用以借指从始兴县的江口地方至虚氏村途中经过的高山峻岭。从诗题看,当时诗人已经抵达虚氏村,村子离动身地点江口在一日行程之内,距离广州尚有数百里之遥,是无法望见越王台的。宋之问与沈佺期一样,上承齐梁余绪,讲究词采声律,从“宿云”二句的铺张笔法中,也可想见其“如锦绣成文”(《新唐书》本传)的诗风。
从“薜荔摇青气”开始的六句极写赏心悦目的南国景色,铺排有序,很见功力。前三句写树,错落有致,句中用一个富有动感并充满了生命力的“摇”字,生动地描画出了枝叶攀腾、扶摇直上与青气郁勃、无以自守的情态。在上三句中,诗人用笔由视觉而到嗅觉,“石响”句更进而写到听觉,由泉水奔泻的“石响”又转而看到回环流转的细泉。“抱叶”二句转写动物,这就使画面更充满活力,线条、色彩、音响以至整个情调更其动人了。
最后六句指诗人前面的铺排绘景是为了后面的写情抒怀。“南中”句使全诗的感情为之一顿,承上启下。“南中可悦”四字总括前面写景的笔墨,在文势上,这两句稍作顿挫,用以托住“南中”二句陡然急转之势,并暗示官场的荣辱无常,增强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末两句的感情直承“鬒发”二句,并与“北思”二字相呼应。诗人直抒胸臆道:何时能走向返回故乡的路呢?“行剪故园莱”,与谢朓“去剪北山莱”、王绩的“去剪故园莱”同义,都是要归隐田园的意思。从文势上来说,最后六句浑然一体,同时又有内在的节奏。比之于水势,“南中”二句似高江急峡,大起大落,“鬒发”二句江面渐宽,水势渐缓,至末两句化成一片汪洋,隐入无边的平芜之中。
这首诗用词的艳丽雕琢与结构艺术的高妙,可以使我们对宋之问诗风略解一二。诗用的是以景衬情的写法。诗人不惜浓墨重彩去写景,从而使所抒之情越发显得真挚深切。然而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这首诗的价值倒不在于诗人抒发了何种思想感情,而在于诗中对南中景物的出色描绘。诗人笔下的树木、禽鸟、泉石所构成的统一画面是南国所特有的,其中的一草一木无不渗透着诗人初见时所特有的新鲜感。特定的情与特有的景相统一,使这首诗有着很强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1、《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31-33页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宋之问。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自题山亭三首。宋代。徐铉。簪组非无累,园林未是归。世喧长不到,何必故山薇。小舫行乘月,高斋卧看山。退公聊自足,争敢望长闲。跂石仍临水,披襟复挂冠。机心忘未得,棋局与鱼竿。
送朱懋道北上。明代。周诗。月明愁向此宵多,执手河梁意若何。千里云山青不断,片帆何处宿烟波。
白雁。清代。张秀端。芦汀飞雪岸生苔,浪迹风尘亦可哀。秋入岭云乡信滞,月明湘水橹声来。长门梦断银缸灺,绝塞愁多白发催。欲把羁怀传尺素,冰弦挥罢意徘徊。
德源城。清代。牛焘。妇德自生成,讵假蒙渠旌。蒙渠今无土,慈善独有城。孤城落日荒烟屯,坏堞颓垣不复存。空山杜宇啼残血,西风寡鹤唳秋原。此城自昔涸无水,物换星移屡迁徙。谁知德慧有真源,旧城新城同不死。狡哉蒙渠善悔后,明识妃名传不朽。德源肇锡虽自仇,德源之称盈人口。我闻李毅有女名云秀,父死保城殄夷寇。至今人称天女城,德源无乃辉先后。成败讵足论英雄,忘仇负义真遗臭。更有阿南夫死身自焚,名先宁北青史闻。星回六月燃松炬,南与北与说纷纷。不列寒食禁烟火,义取光焰烛滇云。我来邓赕考前志,父老犹能谈遗事。四诏同冤松明楼,铁钏约臂何其智。舁归窀穸妃之仁,守城誓死勇且义。四德既具四维张,焉用城头树灵帜。夫人城今安在哉?德源名桥为妃识。德源桥下沵苴江,千载源流永不匮。
全虚花十咏 其八 镜花。清代。敦敏。得意看花莫认真,是空是幻正难论。金光遥映春光好,鉴彩潜生缯彩繁。明月寒夜侵桂影,澄潭秋静印霞痕。相看悟向禅心净,色相无庸滞语言。
柏石图诗,并叙。宋代。苏轼。柏生两石间,天命本如此。虽云生之艰,与石相终始。韩子俯仰人,但爱平地美。土膏杂粪壤,成坏几何耳。君看此槎牙,岂有可移理。苍龙转玉骨,黑虎抱金柅。画师亦可人,使我毛发起。当年落笔意,正欲讥韩子。
早行。宋代。陆游。筰马践槐影,纱笼吹蜡香。凭鞭寻断梦,侧帽受微凉。病骨更疏放,衰怀罢激昂。道边双石笋,笑我伴人忙。
三月二日丽正门书事。元代。吴师道。万骑遥闻发上林,内前车马去骎骎。风回辇路香烟合,雨映龙楼柳色深。杂卒屡呼惊过客,冷官凝望促华音。修门此日逢佳客,咫尺清光傥照临。
法光藏主之南徐。宋代。释智愚。三呼梼下愧灵襟,湖海丛林已遍寻。忘却飞猿旧时路,到头曾不厌初心。
雨中杂诗四首 其三。明代。刘基。多雨损万物,草烂麦生耳。青苔独得时,延蔓及堂戺。晨兴视天宇,滴沥殊未已。君子惧陆沉,小人忧饿死。凄凉大将营,鼓缦弧弓弛。朝廷竟知否,盗贼如流水。
淑人迁柩至祖送还书感八首 其一。明代。顾清。日日青山劝我归,明朝为尔定归期。宵残展转不成寐,却悔当年下钓矶。
饯唐郎中洛阳令。唐代。沈佺期。一台推往妙,三史伫来修。应宰凫还集,辞郎雉少留。郊筵乘落景,亭传理残秋。愿以弦歌暇,芝兰想旧游。
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宋代。梅尧臣。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其状已可怪,其毒亦莫加。忿腹若封豕,怒目犹吴蛙。庖煎苟失所,入喉为镆铘。若此丧躯体,何须资齿牙?持问南方人,党护复矜夸。皆言美无度,谁谓死如麻!我语不能屈,自思空咄嗟。退之来潮阳,始惮飧笼蛇。子厚居柳州,而甘食虾蟆。二物虽可憎,性命无舛差。斯味曾不比,中藏祸无涯。甚美恶亦称,此言诚可嘉。
观相国长城公留题药师院壁。宋代。宋祁。拥节趋瑶县,回舆礼梵仙。望云催觐日,零雨记归年。蕙露霏毫润,尼珠入局圆。斯人具瞻地,二绝贲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