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树郁参差

出自唐代聂夷中的《相和歌辞·短歌行》,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iā shù yù cēn cī,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八月木荫薄,十叶三堕枝。
人生过五十,亦已同此时。
朝出东郭门,嘉树郁参差
暮出西郭门,原草已离披。
南邻好台榭,北邻善歌吹。
荣华忽消歇,四顾令人悲。
生死与荣辱,四者乃常期。
古人耻其名,没世无人知。
无言鬓似霜,勿谓发如丝。
耆年无一善,何殊食乳儿。
()
人生,原草,离披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八月的树荫稀薄,十片叶子已经落下。
人生已经度过五十年,和此时一样。
早晨出门至东郭,美丽的树木密集而繁茂。
傍晚离开西郭,原野草地已经凋零。
南邻有美好的台榭,北邻有擅长歌唱和吹乐的人。
荣华富贵突然消散,四周的景象让人感到悲伤。
生死、荣耀和耻辱,这四种情况是常有的。
古人以此为耻,无人知晓他们的一生。
无言的鬓发如同霜,勿要以为发丝一样。
年老无一善行,与吃乳的婴儿有何区别。

这首诗词表达了人生短暂流转的情感,以清晨和傍晚的景色变化为背景,反映了时光的消逝和生命的脆弱。诗人通过生与死、荣与辱等对立的描述,表达了对无常和虚无的思考,以及一切美好富贵都是瞬息的。

整首诗词情感沉重,语言朴实而深刻,给人以启发和思考。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境遇的变化,诗人反思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并通过对古人智慧和道德的思考,表达了对于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聂夷中

聂夷中 [唐](约公元八七一年前后在世),字坦之,唐末诗人,其籍贯有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两种历史记载。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七零年前后在世。咸通十二年(871)登第,官华阴尉。到任时,除琴书外,身无余物。其诗语言朴实,辞浅意哀。不少诗作对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进行了深刻揭露,对广大田家农户的疾苦则寄予极为深切的同情。...

聂夷中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