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无鲈脍好

出自宋代袁说友的《淮白》,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qǐ wú lú kuài hǎo,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未识淮乡味,饕馋老不衰。
及兹秋水张,已食小鲜肥。
众口虽难美,饥肠本易为。
岂无鲈脍好,物以罕为奇。
()
不衰:不衰退;不减弱。不止。
秋水:(名)①秋天江湖里的水。②比喻女子的眼睛:望穿~。
鲜肥众口:众人的言论;舆论。众人之口。
饥肠:参见:[[饥肠]],[[饥肠]]

《淮白》是宋代袁说友的一首诗词。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未曾品尝淮乡的美味,
贪馋的欲望从未减退。
如今秋水清澈流淌,
我已品尝到那鲜美的美食。
尽管众口难以一致,
饥饿的肠胃易于满足。
难道没有美味的鲈鱼佳肴,
只是因为它稀有而显得珍奇。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对淮白(淮河流域特产的白鱼)的向往和品味。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淮白美味的渴望和贪馋的心情,同时也描绘了秋水清澈的景象,将食物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突出了美食的鲜美。诗人认为虽然人们对美食的评价因口味而异,但在饥饿的时候,人们的胃口本来就容易满足。最后,诗人提出了一个反问,为什么美味的鲈鱼佳肴如此罕见,却因此显得珍奇。这种反问表达了诗人对罕见美食的思考和疑惑。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美食的向往和对稀有美味的思考。诗人通过对食物和自然景观的描绘,将美食与生活环境相联系,以强烈的愿望和疑问展示了对美味的追求和对世俗珍奇之物的思考。这首诗以饱满的情感和巧妙的表达方式,唤起读者对美食和生活的共鸣,同时也引发了对珍奇事物的思考和思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袁说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袁说友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