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囊时寄笔端春。宋代。袁说友。与公林下昔閒人,别后书来意转亲。老去兴怀空缱绻,诗来得句爱清新。眼看吴地千峰月,心在苕溪一钓纶。犹得支郎消息好,锦囊时寄笔端春。
《和野堂僧子惠韵》是宋代袁说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与公林下昔闲人,别后书来意转亲。
老去兴怀空缱绻,诗来得句爱清新。
眼看吴地千峰月,心在苕溪一钓纶。
犹得支郎消息好,锦囊时寄笔端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袁说友与野堂僧子惠的友谊和思念之情。诗人与昔日的好友在公林下曾经一起闲逛,如今虽然分别,但通过书信来往,两人的情意更加亲密。
诗人感叹自己年老之后的心境久久地缠绵不舍,内心的兴致和情感难以释放。然而,当他写下了这首诗的时候,他发现其中的词句仍然充满了清新的韵味,他对这些句子充满了喜爱。
诗人目睹了吴地千峰下的明亮月光,却心心念念地思念着苕溪中的垂钓时光。这表达了他内心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渴望。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支郎(指友人)的问候和思念之情,他将自己的心意写在锦囊中,寄送给友人,希望友人能够尽快回信,如同春天来临一样。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的离别与思念,展现了岁月流转中的情感变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对诗句的赞美也体现了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整首诗词情感真挚,寄托了诗人的情感和期盼,给人以温暖和共鸣的感觉。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袁说友。(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