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应聘终罹祸

出自宋代徐钧的《蔡邕》,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ǎo zhī yìng pìn zhōng lí huò,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琴遇知音始可调,卓非善听亦徒劳。
早知应聘终罹祸,罪死何如节死高。
()
知音:(名)传说伯牙弹琴,在旁听琴的钟子期能十分准确地理解音乐的含义。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没有人比钟子期更懂得他的音乐,因此不再弹琴。后来用“知音”比喻知己。
可调善听徒劳:(动)无益地耗费劳力:~无功|枉自~|~无益。
早知:早知zǎozhī对未来事件能超常预知的现象。
应聘:(动)接受聘请。
罹祸:罹祸líhuò遭受灾祸
罪死

诗词:《蔡邕》

中文译文:
琴遇知音始可调,
卓非善听亦徒劳。
早知应聘终罹祸,
罪死何如节死高。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蔡邕的遭遇和境遇。蔡邕是一个精通琴艺的人,他需要遇到一个真正懂得欣赏琴音的人才能发挥出琴的美妙乐音。然而,即使他的琴声再出色,对于那些不懂音乐的人来说,一切都是徒劳的。蔡邕早已知道自己的才华,但是他却选择了进入官场,结果却遭受了祸端。尽管他并非有意去聘请,但最终还是陷入了困境,最终以罪死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诗中通过对比,探讨了节操和权力之间的冲突,暗示了作者对于蔡邕遭遇的痛惜和对于权力对人性的摧残的批判。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刻画了蔡邕的命运和他的抉择。通过描绘琴声和知音之间的关系,诗人表达了对于艺术的珍视和对于真正理解艺术的人的渴望。蔡邕的遭遇成为了诗人对于权力腐败和社会不公的呼唤,他对于蔡邕的悲剧命运表达了深深的同情。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词句,以及对比的手法,将读者引入了一个反思人性和社会现实的思考空间,给予人们以深深的思考和震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