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复题诗作后缘

出自宋代孙应时的《舟自震泽道吴兴城外有感》,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gèng fù tí shī zuò hòu yuá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忆向苕溪泊酒船,宁知绿发便华颠。
只今行脚一万里,重此惊心二十年。
箬笠簑衣真我事,清风明月苦论钱。
晚凉急櫂城南去,更复题诗作后缘
()
华颠行脚:谓僧人为寻师求法而游食四方。引申为行乞。见'行脚僧'。行走;行路。谓两脚不停地移动。
惊心:内心感到震动或吃惊惊心动魄
真我题诗:1.把所作的诗写在墙上、石上或器物上。2.指所题写的诗句。
后缘:后缘hòuyuán机翼或螺旋桨叶最后面的边沿

《舟自震泽道吴兴城外有感》是一首宋代孙应时的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舟自震泽道吴兴城外有感

忆向苕溪泊酒船,
宁知绿发便华颠。
只今行脚一万里,
重此惊心二十年。
箬笠簑衣真我事,
清风明月苦论钱。
晚凉急櫂城南去,
更复题诗作后缘。

中文译文:
回忆起在苕溪停泊的酒船,
谁能知道青春已渐渐消逝。
如今行走万里路程,
重温当年心中的惊悸。
箬笠和簑衣是真实的生活,
清风和明月却不能解决金钱之困。
夜晚凉风急促地吹拂,
船只驶向南方的城市,
再次题诗寄托对过去的情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孙应时旅行时的感触和思考。诗人回忆起曾经在苕溪停泊的酒船,表达了对过去青春岁月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他在行走万里路途中,重新感受到了当年的心动和紧张,这让他回想起二十年前的经历。他提到箬笠和簑衣,这是真实的生活,而清风和明月却无法解决金钱之困,暗示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冲突。最后,他描述了夜晚的凉风急促地吹拂,船只驶向城市的南方。诗的结尾再次提到题诗,寄托了诗人对过去情缘的思念。

这首诗通过对舟行旅途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中困境的感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经历的描绘,融入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情感的表达。同时,诗中的一些意象和对比,如青春与衰老、理想与现实,也增加了诗意的深度和内涵。整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展示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引发读者共鸣,使人们在感叹时光流逝的同时,也体会到生活的无常和个人经历的珍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孙应时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孙应时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