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舆沙径晚山稠

出自宋代孙应时的《与赵伯藏信叟游天衣寺》,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ú yú shā jìng wǎn shān chóu,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渺渺湖风引桂舟,竹舆沙径晚山稠
千峰影底鸣双涧,三伏日中含九秋。
邂逅襟期俱洒落,等间归计少迟留。
何时更约云门路,踏破青鞋布袜休。
()
千峰影双涧九秋邂逅:不期而遇
襟期洒落:1.分散地落下:一串串汗珠~在地上。2.潇洒;洒脱:谈笑~。风姿~。
归计踏破

《与赵伯藏信叟游天衣寺》是宋代诗人孙应时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渺渺湖风引桂舟,
竹舆沙径晚山稠。
千峰影底鸣双涧,
三伏日中含九秋。

邂逅襟期俱洒落,
等间归计少迟留。
何时更约云门路,
踏破青鞋布袜休。

译文:
湖风渺渺引领着我的桂舟,
竹舆经过沙径,晚山浓密。
千峰的倒影映在喧哗的溪涧中,
盛夏的阳光中蕴含着九月的秋意。

我们的相遇和离别都是随缘的,
等待的时间不多,迟延也不可取。
何时再约定在云门的路上,
一同行走,不再拘泥于青鞋和布袜。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山水画面,表达了诗人与赵伯藏信叟在天衣寺游玩的情景。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湖风、竹舆、晚山等意象,营造出清新宜人的环境氛围。通过描绘山水的美景,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以湖风引领桂舟为开篇,描绘了湖光山色的美丽景色。接着,诗人通过描绘千峰的倒影和溪涧的声音,表达了山水之间的和谐与生机。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邂逅和分别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再次相聚的期盼,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的珍惜和对迟延的不满。

赏析:
《与赵伯藏信叟游天衣寺》以山水之美为背景,通过描绘细腻的自然景物,展示了宋代诗人孙应时的才华。诗人运用生动的描写手法,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宜人的自然环境中,感受到山水之间的和谐与美妙。

诗中以湖风引桂舟、竹舆经沙径、晚山稠密等景象,将读者带入一幅静谧而美丽的山水画卷中。同时,诗人通过描绘千峰的倒影和涧中的声音,表达了山水之间的生机和活力,给人以宁静与愉悦之感。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邂逅和分别为主题,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再次相聚的期盼。诗人希望能够再次与赵伯藏信叟约定在云门的路上,一同欣赏山水之美。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词更具人情味,引发读者对友谊、珍惜时光和对未来的思考。

《与赵伯藏信叟游天衣寺》展现了孙应时独特的山水描写能力和情感表达,同时也传递了诗人对自然景观和友谊的热爱之情。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感受到山水之美和情感的交融。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孙应时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孙应时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