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张衡传。南北朝。范晔。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张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等方面很用心。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迁升为太史令。于是,张衡就精心研究考核阴阳之学(包括天文气象历法诸种学问),精辟地研究出测天文仪器的正确道理,制作浑天仪,著成《灵宪》《算罔论》等书籍,论述极其详尽。
(汉)顺帝初年,(张衡)又两次转任,又做了太史令之职。张衡不趋附当时的那些达官显贵,他所担任的官职,总是多年得不到提升。自他从太史令上离任后,过了五年,又回到这里。
顺帝阳嘉元年,张衡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这个地动仪是用纯铜铸造的,直径有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样子像个大酒樽。外面用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内部中央有根粗大的铜柱,铜柱的周围伸出八条滑道,还装置着枢纽,用来拨动机件。外面有八条龙。龙口各含一枚铜丸,龙头下面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巴,准备接住龙口吐出的铜丸。仪器的枢纽和机件制造得很精巧,都隐藏在酒尊形的仪器中,覆盖严密得没有一点缝隙。如果发生地震,仪器外面的龙就震动起来,机关发动,龙口吐出铜丸,下面的蛤蟆就把它接住。铜丸震击的声音清脆响亮,守候机器的人因此得知发生地震的消息。地震发生时只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另外七个龙头丝毫不动。按照震动的龙头所指的方向去寻找,就能知道地震的方位。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完全相符,真是灵验如神。从古籍的记载中,还看不到曾有这样的仪器。有一次,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了,可是洛阳并没有感到地震,京城的学者都奇怪它这次没有应验。几天后,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来了,证明果然在陇西地区发生地震,大家这才都叹服地动仪的绝妙。从此以后,朝廷就责成史官根据地动仪记载每次地震发生的方位。
当时政治昏暗,中央权力向下转移,张衡于是给皇帝上书陈述这些事。后来被升为侍中,皇帝让他进皇宫,在皇帝左右,对国家的政事提意见。皇帝曾经向张衡问起天下人所痛恨的是谁。宦官害怕张衡说出他们,都给他使眼色,张衡于是没对皇帝说实话。但那些宦党终究害怕张衡成为祸患,于是一起诋毁他。张衡常常思谋自身安全的事,认为福祸相因,幽深微妙,难以看清,于是写了《思玄赋》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情思。
(汉顺帝)永和初年,张衡调离京城,担任河间王的相。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制度法令;又有很多豪族大户,豪门大户他们一起胡作非为。张衡上任之后治理严厉,整饬法令制度,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一下子同时逮捕,拘押起来,于是上下敬畏恭顺,称赞政事处理得好。(张衡)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朝廷任命他为尚书。张衡活了六十二岁,于永和四年去世。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以翔实的文笔全面记述了张衡的一生,描述了他在科学、政治、文学等领域的诸多才能。而且详略突出,重点介绍了他在科学上的贡献,其间贯穿了作者对张衡品德的由衷景仰之情。层次清晰,条理分明,一位博学多才、从容淡泊的文人学者形象如在眼前。文章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即文章的第1段。记述张衡的学业、品德和文学上的成就。开头两句按历史人物传记的格式,记述张衡的姓名、籍贯与家世。接着介绍其在文学上的造诣。“少善属文”说明他具有先天的禀赋,而“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说明他注重社会实践。也正是因为他在青少年时代就打下了如此深厚扎实的基础,并不断自我提高,所以才能“通五经,贯六艺”。在叙述了其“才”后紧接着叙述其德。“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具有谦虚稳重、超尘拔俗的品格,而面对统治者的招罗,作者连用“不行”“不就”“不应”等词语表现他的不慕荣利的高洁品德。而《二京赋》进一步证实其文学才能及精研精神。
第二部分即文章第2~4段,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重点介绍候风地动仪的结构和功用。第2、3段从整体上概括了张衡在科学上的成就,包括科学发明和理论著作两部分。在介绍其特长时与其职官联系起来,侧面反映了二者互为因果的关系。第四段着重介绍了能代表其成就的候风地动仪。介绍地动仪虽不足二百字,但详尽记述制造时间、质地、大小、形状、内外结构、装饰、功用等,文字精简平实。如介绍构造特点时用“中”“傍”“外”“下”四个方位词为序,便从里到外,从上到下简要而清楚地写出其构造特点。以“似酒尊”描写其形状非常形象具体,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的夸张描写和“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的热烈赞叹着力描写了仪器的准确无误。最后附述了生动有趣的事件验证其功效,使文章于平实中透出情致。
第三部分即文章的第5、6段,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才干。文章仅选取两件事作为切入点,一是《思玄赋》的由来,表现了张衡心思细密、小心谨慎的形象。一是出任河间相时与奸党斗争一事。“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表现其政治智慧,“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表现其卓然政绩。这样,笔墨寥寥却写出了一位真实可感、形神丰满的廉吏。
语言凝练平实是本文的突出特点,作者写作时绝少用形容词,尽量抓住史实,描绘时惜墨如金,无一句赘言。但平实精谨中有精彩之处,如候风地动仪一段描写生动形象,说明作者胸中自有丘壑,所以能繁简得体,伸缩自如。也唯其如此,才能将张衡一生中在诸多领域中的大事交代得清楚详明,有条不紊。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汉时,天文学已经形成体系,有盖天、浑天和宣夜三家。盖天说以周髀算经为代表,认为天圆地方,天在上,像伞盖,地在下,像棋盘,是一种旧的传统说法。宣夜派认为天体为元气构成。浑天说比较进步些,认为天地都是圆的,天在外,像鸡蛋壳,地在内,像鸡蛋黄;这种说法虽然也不完全正确,但比较接近实际。浑天派最突出的代表者和卓越的发明家张衡指出,日有光,月没有光,月光是反射太阳的光形成的。所以向日则光盈,背日则光尽。他还推测月食是地球遮蔽的结果。他还绘制了一部星图,叫《灵宪图》,创制了许多重要的天文仪器。
浑天仪是铜铸的,内外有几层圆圈,都可转动。各层圆圈分别刻有赤道、黄道、南北极,二十四节气,二十八列宿,以及日月星辰的位置,凡张衡所知道的天文现象都刻在上面。为了使浑天仪能自己转动,张衡又设计了一个“滴漏”,作为浑天仪的动力。浑天仪被滴漏带动,它转动时恰好与天空中日月星辰的起落时间完全吻合。可惜这座精巧的浑天仪在西晋战乱中失传了。留下来的只有《浑天仪图注》和《漏水转浑天仪注》两份说明书的部分说明。
(摘自《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1.张衡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表现在什么地方?
张衡的高尚品德表现在:(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2)“从容淡静”,不慕世俗的虚荣,“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累召不应”,“不慕当世”;(3)品行端正,忧国忧民,作《二京赋》讽谏王侯,整治法度收拿奸党。其“才”高于世,表现在:一是“善属文”,写作著名的《二京赋》;二是“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三是“善术学”,著有《灵宪》 《算罔论》;四是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
2.文和《屈原列传》相比,有哪些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和《屈原列传》相比,两篇传记最大的共同点都是按时间顺序,截取重点片段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一生,选材有详有略,重点突出。最大的区别是在表达方式上,《屈原列传》为了表现屈原的高洁的“志”“行”和寄寓作者的情怀,采用了叙议结合的方法,文笔充满感情,有抒情散文的特点,主观性较强。而《张衡传》以表现张衡的杰出贡献,简要概括其一生为主要目的,所以用说明性文字对张衡的文学创作和科技发明进行介绍,其中着重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而对其品德为人的描写都散见于字里行间,贯穿于文章中,很少直接抒情。笔调沉静,文字质朴。
3.人物传记的写作有何特点?在本文有何体现?
传记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之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特征的事件,叙述他的为人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由于传记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须“活跃”,有可感性。传记的基本特点是翔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传记的种类有: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本文属评传,既记叙人物的事迹,又评介与探讨人物的思想状况、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传记不可能把一个人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下来,只能记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时显示他的品格特点。本文写了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上的突出贡献,强调了他在科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其间穿插了对其为人品格的评价。全文重点突出,详略分明。
4.本文在写作方法上的特点是什么?
本文的写作特点是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人物的写法和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1)本文是人物传记,介绍人物以时间为经,以事迹为纬。张衡一生经历了东汉章帝、和帝、安帝和顺帝四个时期。时间虽较长,文章叙述的时间线索却很清楚。从表达方式上说,以记叙为主。在第4段写候风地动仪,又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
(2)本文介绍了张衡文学、科学、政治三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以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为重点详写。在介绍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时,又突出了候风地动仪的研究制造,介绍特别详尽,对其他创造的介绍则较简略。这样详略得宜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3) 在记叙、说明的同时,穿插对张衡为人品格的评价,作者态度鲜明。
5.这篇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张衡的?文章的记叙重点是什么?
文章从三个方面写张衡:张衡的为人以及在文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在科学技术方面卓越的才能和贡献;在政治上的突出作为。记叙的重点是张衡在科学上的才能和贡献。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范晔(公元398年—公元445年),字蔚宗,南朝宋史学家,顺阳(今河南淅川南)人。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范晔因为“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开始撰写《后汉书》,至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谋反罪被杀止,写成了十纪,八十列传。原计划作的十志,未及完成。今本《后汉书》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刘昭从司马彪的《续汉书》中抽出来补进去的。其中《杨震暮夜却金》已编入小学教材,《强项令》选入中学教材。...
范晔。范晔(公元398年—公元445年),字蔚宗,南朝宋史学家,顺阳(今河南淅川南)人。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范晔因为“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开始撰写《后汉书》,至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谋反罪被杀止,写成了十纪,八十列传。原计划作的十志,未及完成。今本《后汉书》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刘昭从司马彪的《续汉书》中抽出来补进去的。其中《杨震暮夜却金》已编入小学教材,《强项令》选入中学教材。
上巳日帝会天渊池诗。魏晋。潘尼。青春暮月,六气和理。律应姑洗,日惟元巳。谷风散凝,微阳戒始。春服既成,明灵降祉。
题张山人幽居。宋代。赵庚夫。昔隐君平卜,今闻事又非。肘犹悬蠹简,身止挂鹑衣。芒屦沿山去,茅檐讲易归。先儒皆若此,切莫叹时违。
己卯腊八日雪为魏伯亮赋 其二。宋代。虞集。漫空飞絮散轻绵,所异寒威欲折弦。县令温存僵卧叟,词人解颂太平年。剪云为叶烦相寄,种玉成田不受怜。丹鼎温温千岁熟,乐天事业在知天。
陈宣卿为予作雕图。宋代。陈造。吾宗洒画墨,似我诗得趣。未至心手忘,敢议江山助。东绢十幅围,中有千尺树。穷冬万虫蛰,拆地双虬怒。仿佛风雨声,想像栋梁具。人间汗反浆,对此毛发竖。怪君物写影,落笔神与遇。自言阅世孰,妙解等僧悟。每当盘薄馀,了知精灵聚。此图尤杰出,持用博新句。墨君第一流,论世无殆庶。三熏且十袭,复靳为子赋。
戊申嘉稔。元代。吾丘衍。南亩晨烟白,西风万宝成。人民减饥色,井陌聚欢声。高廪还堪赋,馋乌为浪惊。耕耘岂吾事,转觉愧平生。
送王平甫下第。宋代。欧阳修。归袂摇摇心浩然,晓船鸣鼓转风滩。朝廷失士有司耻,贫贱不忧君子难。执手聊须为醉别,还家何以慰亲懽。自◇知子不能荐,白首胡为侍从官。
寄归二首 其二。宋代。耶律铸。几凭青鸟报芳尘,终是将心寄不真。一纸短书分付与,蕊珠宫里弄珠人。
呈鹿太公一百韵。明代。魏学洢。赴难趋燕市,潜身向范阳。日斜怀剧孟,风古遘羲皇。跂德投村坞,涓心拜草堂。道颜函浑噩,高谊薄穹苍。谅直衷无滓,端凝动有坊。格言森矩矱,朴性爱农桑。俊杰尊冰鉴,乡氓敬彦方。典刑黄发备,硕望白眉良。晔煜精神湛,绵延福祉昌。使君当日政,吴国到今扬。封事传金匮,遗碑匹汜乡。乌衣矜世胄,白帢故乡装。韵叶芝兰静,门流荇藻香。愉容齐醴酎,正骨贱膏粱。霈泽中为汇,鸿波衍愈长。赤驹喷汗血,紫燕曳晶光。介节惊阛阓,英声震庙廊。叩阶争内帑,仗剑出危疆。齿嚼谋逾厉,髯掀气自昂。矢弧誇饮羽,旌节诩悬狼。猛志匡中叶,雄心盖大荒。参云鋋棘白,照日旆旌黄。痛饮喧军倅,欢歌入建章。此心靡敢懈,多事许承襄。翁本千寻干,坚同百鍊刚。诒书休念父,努力只勤王。日月销兵气,星云耿夜芒。平生交砥淬,忠孝勉劻勷。雕鹗无凡鷇,长离又独翔。奇文卑藻缋,宝色炫琳琅。万国推冠冕,千群惮颉颃。异才辉燀赫,王父憺徜徉。炽盛追攸始,逡巡谢弗当。莳瓜循别墅,占黍候方塘。蔼蔼祗如旧,源源方未央。曾孙肩递亚,颖质璧成行。跨竹宁馨子,擎书窈窕郎。探怀寻枣栗,得饵问餦餭。倚膝身何软,牵须吻欲张。互嘲频咄咄,逸去更洋洋。乐趣兹为极,愁端总可忘。健躯兼矍铄,砂碛恣趋跄。骋马恒辞镫,关弓不避强。竖标真迥俗,作戏亦逢场。疏奕随清簟,高讴侑巨觥。东游期泰岱,南眺梦苏杭。卓荦谈名胜,飞扬羡裹粮。繇来垂宦橐,一意事田庄。负雪灵椿勍,临风玉树芳。旁观咸色动,语次却神伤。自叹衰颓日,常依慈母傍。视阴催食至,抚背讯衣凉。母子互相察,晨昏习以常。弄孩纷蹀躞,怡老巧相羊。五世驩焉聚,百龄稳可望。潘舆俄息驾,陶幕掩空房。境熟疑犹在,悲来悟已亡。含辛收拄杖,抆泪对匡床。声咽堪酸鼻,余闻更断肠。蒿忧谌罔极,蓂算讵为殇。怪事凭空降,吾亲罥世殃。触邪师廌角,搆祸起貂珰。缇骑奔腾出,槛车竭蹶忙。只身羁犴狴,酷暑困桁杨。大命危于线,严威灼若汤。九天终靳露,六月决飞霜。生子庸如犬,穷途状似獐。脚疲空踯躅,眦烂只傍徨。慈训潜相怵,戎心憯莫量。破巢忧殄灭,广柳速逃藏。草字模糊半,愁肠次第详。南行情怛怛,北望涕浪浪。儿已寻安宅,爷谁送水浆。无人与我信,有眼总如盲。魂荡浑难系,形枯迫欲僵。人生徒缩朒,惴死亦羞惶。长者兴怜悯,高言发慨慷。舆情争忿忿,天道岂茫茫。共谅身如璧,何愁舌有簧。螫深今且散,氛尽转成祥。解绊驰騕袅,开笼放凤凰。千年虚射塔,七日莫依墙。死孝从无济,艰贞刻自将。孙嵩欣寓赵,张禄怯逢穰。径僻稀行旅,帘开得左厢。拯危情激烈,排患语铿锵。幕雀人争鄙,池鱼众屡防。丈夫别有异,长笑谓何妨。架帙纷纷启,园葵款款尝。暂行呼厩马,重到授衾囊。见我缠凄楚,更端引悦康。铭恩何可报,拊臆不胜怆。老父娱家巷,先生泛野航。斯言诚获践,小子剧能狂。浊酒乘新舸,轻帆挂短樯。遍穿薜荔洞,乱舞芰荷裳。事过惊疑伏,时平志气飏。浩歌摧下里,苦调带秋商。燕叟英雄槩,吴山艳冶妆。哑然供一笑,跪进介眉觞。
送云阳邹儒立少府侍奉还京师。唐代。韦应物。建中即藩守,天宝为侍臣。历观两都士,多阅诸侯人。邹生乃后来,英俊亦罕伦。为文颇瑰丽,禀度自贞醇。甲科推令名,延阁播芳尘。再命趋王畿,请告奉慈亲。一钟信荣禄,可以展欢欣。昆弟俱时秀,长衢当自伸。聊从郡阁暇,美此时景新。方将极娱宴,已复及离晨。省署惭再入,江海绵十春。今日阊门路,握手子归秦。
寄怀二十首。宋代。赵蕃。楝树层层细著花,日薰香暖蜜蜂卫。富来傥有论文兴,活火风炉自煮茶。
送申仲礼言别还第。元代。曹伯启。世间去就崇口给,君子知几不终日。申乡掉臂挽不留,台阁诸贤怅如失。不为分携泪沾臆,但伤直道人难立。相如有才徒四壁,心事还同家事急。轻舟荡漾吴楚路,坎止流行须自惜。妙龄未许作閒身,会有重寻董狐笔。
题上清张真人画阴厓长啸图。唐代。王翰。穹厓壁立三千尺,万梃苍官并厓立。半空垂瀑似飞龙,怪石秋阴护苔色。水边鹄立是神仙,意欲飞空陵紫烟。白云不隔华阳洞,绿波远入桃花源。羽衣翩翩无觅处,万壑千岩锁烟雾。龙吟凤噭下青冥,天风振落三花树。上清宫中仙子家,兴来绕笔飞烟霞。苏门一啸闻千古,但恨不得随仙槎。
咏史/和蕃。唐代。戎昱。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刘灵哲。宋代。林同。谁言梦想里,所见总空花。灵哲枕间药,宋琼秋季瓜。
沁园春 代髭问答。明代。宋琬。兀坐支颐,童子前来,再拜致词。告先生颊上,荒芜不治,非其种者,锄而去之。鼻垩须斤,眼翳须刮,兰茝当门亦见耔。先生曰,姑徐徐点染,化白为缁。须言君请无疑。念交绝何须口有疵。试数君素友,丹鸡白水,岁寒有几,能比松枝。我独怜卿,卿何弃我,患难周旋不暂离。吾知愧,谢叟诚长者,下榻于兹。
惜春伤同幕故人孟郎中兼呈去年看花友。唐代。李益。畏老身全老,逢春解惜春。今年看花伴,已少去年人。
九月十日乡人醵饮丹山分韵得东字。宋代。陈著。山光肃肃净杉松,草草提携里曲同。不是休官住林下,无缘问菊到篱东。世途险近閒为福,乡谊绸缪醵有功。酒散月明多感处,牛山故国正西风。
题襄王含春亭。明代。王世贞。初曦启群象,兹亭独先得。君子感退藏,翛然闭一室。珠玉岂不光,含之润山泽。
答陈蕉源见赠。明代。释今无。舌底谈锋欲吐莲,陈遵真在五云边。苍梧已见劳轺驾,祇树今思借法船。扪虱自高湖海气,寻僧日结竹林缘。愧将下里酬居士,打地元来错会禅。
浣溪沙 其二。清代。冯煦。春在愁中与梦中。晚莺雏燕各西东。东皇无计惜残红。乍采蘼芜栖曲径,又携芍药下疏栊。恁时相见太匆匆。
石径樵归。明代。古文集。伐木宁辞活计疏,苍苔白石雨晴初。归来饱饭黄昏后,还向窗前读古书。
送孟德懋。清代。德元。四海无家者,惟吾与使君。已怜成浪迹,岂忍复离群。驿路兼秋雨,关河隔暮云。前途逢九日,最忆孟参军。
杂诗。宋代。钱选。地僻秋深戎马閒,一尊随处且开颜。谁思铜雀埋黄土,但忆金人出汉关。六合茫茫天共远,五湖杳杳雁飞还。中年陶写无丝竹,王谢风流莫强攀。
过潼关。唐代。温庭筠。地形盘屈带河流,景气澄明是胜游。十里晓鸡关树暗,一行寒雁陇云愁。片时无事溪泉好,尽日凝眸岳色秋。麈尾角巾应旷望,更嗟芳霭隔秦楼。
送纯师赴黄檗用李师颜韵。宋代。吴则礼。沙尾潮生浪影微,东风洲渚蕨芽肥。西江水借铜瓶润,北阙云随锡杖飞。日煖凫鹥迎宴几,春深花絮护禅衣。遥知一榻诸天外,归梦时时近紫闱。
喜雨上史使君冯宫讲。宋代。徐鹿卿。平田秋水高潺湲,大府宽条俶布宣。不旱犹应言有旱,省愆敢自谓无愆。倒翻云外菩提水,幻出人间摆柳天。阡陌晓来传好语,作霖人在岭梅边。
和吴翁晋梅花诗十三首 其五。明代。邓云霄。怜尔花神彻底清,晓风拂槛报平明。却嫌荀令香还重,更笑湘妃态未轻。霜冷天高衣袖湿,参横月落梦魂惊。忽闻荒戍吹残角,肠断空山半夜情。
恋绣衾(代题武桂卿扇)。宋代。张炎。一枝凉玉欹路尘。下瑶台、疑是梦云。怕趁取、西风去,被何人、拈住皱裙。温柔只在秋波里,这些儿、真个动心。再同饮、花前酒,莫都忘、今夜夜深。
送殷通判之严州。明代。顾清。三百危滩走急流,万重山色护严州。人家树里开图画,驿吏花间候綵舟。骏足岂应今日展,高名合向晚年收。子陵祠庙云霞上,为想春风露冕游。
念古。宋代。宋庠。贤哉邴曼容,出处知所据。官馀六百石,辄自移疾去。富贵非不怀,殆辱亦先虑。嗟我材下中,叨恩最蕃庶。尧庭纳言职,轩野方明御。服衮作槐班,曳履南宫署。虽经斥免诮,尚玷高华处。徒有守直弦,何能借前箸。愚甘六马对,谗恨三物诅。年来感衰疾,倦鸟思返翥。抗心望先哲,俯首惭昔誉。西景尚可收,归辕未云遽。傥以人望人,期君或吾恕。
雨中。唐代。司空图。维摩居士陶居士,尽说高情未足夸。檐外莲峰阶下菊,碧莲黄菊是吾家。
挽刘学谕玗。宋代。廖行之。诗礼家传旧,箕裘世袭良。蚤同花萼秀,晚并桂椿芳。方恨违同气,那知叹肯堂。斯文今已矣,继踵属贤郎。
西施泛五湖图。明代。苏升。扁舟泛泛欲何之,一似鸳鸯逗浦迟。为问五湖烟月色,得如台上宴王时。
送薛侍御志渊使荆襄 其四。明代。倪岳。十年两度说班师,此去人心恐见疑。传檄早须坚信约,君行休厌奏功迟。
送李殿省赴任常熟。宋代。黄鉴。吴山紫翠倚晴空,潘令风流向此中。雨饱公田方稼稔,春生香径杂葩红。彩舻衔尾凌波驶,頳鲤骈头薦俎丰。玉季情深重暌索,南云延脰接飞鸿。
五福降中天 丙辰元旦和蘧庵先生韵。清代。陈维崧。翩何青帝姗姗也,将近江南几驿。婪尾深杯,换头小令,冶习那能销得。任他仙释。算换民年光,也应沾臆。慵倚阑干侧帽,不忍弄烟色。差喜渐无人识。楞严才注罢,门庭寂。三径苔铺,一篱梅绽,相与从无疏密。鹤窥草阁,雀啄柴门,宜春休帖。爱煞溪痕,斜桥成小立。
寄黄从善。宋代。黄庭坚。故人千里隔谈经,想见牛刀刃发硎。渴雨芭蕉心不展,未春杨柳眼先青。凫飞叶县郎官宰,虹贯江南处士星。天子文思求逆耳,吾宗一为试雷霆。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十九。南北朝。庾信。正阳和气万类繁,君王道合天地尊。黎人耕植于义圃,君子翱翔于礼园。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咎繇为谋不仁远,士会为政群盗奔。克宽则昆虫内向,彰信则殊俗宅心。浮桥有月支抱马,上苑有乌孙学琴。赤玉则南海输赆,白环则西山献琛。无劳凿空于大夏,不待蹶角于蹛林。
题屏岩诗卷。宋代。王柏。有伟屏岩稿,温淳撷众芳。波澜虽未阔,骨骼已先张。尽扫江湖气,且无蔬笋香。若参诗本旨,却恐费商量。
杨嗣勋惠茯苓。宋代。高似孙。道是青神谷,元通白帝崖。有松如壮士,其魄化婴儿。云湿侵鸦嘴,天寒翦兔丝。尧初香摘髓,秦后雪凝脂。穴动龙蛇窘,山空鸟兽悲。惟将千岁力,白了一生奇。
次韵杨宰捕蝗宿竞岩四首。宋代。陈造。归来闻道颇休闲,蝗事今随暑气残。我欲一樽供软脚,还能冲雨过苏端。
丁丑古历三月一日,与筱卿葵生贤、竹林大林。清代。李凤高。白傅昔年游赏时,山灵故遣芳菲尽。倘如今日春三日,花放何须更作诗。名缰利锁叹滔滔,谁识深山洞口桃。白傅原是无迁谪,缘明佛理故清高。人间花事斗鲜妍,此地当年若让先;久绝贪争白太傅,相看相感意缠绵。
白发闽江上,几度过中秋。阴晴相半,曾见玉塔卧寒流。不似今年三五,皎皎冰轮初上,天阙恍神游。下视人间世,万户水明楼。
贤公子,追乐事,占鳌头。酒酣喝月、腰鼓百面打凉州。沈醉尽扶红袖,不管风摇仙掌,零露湿轻裘。但恐尊中尽,身外复何忧。
水调歌头(八月十五夜集长乐堂月大明常岁所无众客皆欢。戏用伯恭韵作)。宋代。李弥逊。白发闽江上,几度过中秋。阴晴相半,曾见玉塔卧寒流。不似今年三五,皎皎冰轮初上,天阙恍神游。下视人间世,万户水明楼。贤公子,追乐事,占鳌头。酒酣喝月、腰鼓百面打凉州。沈醉尽扶红袖,不管风摇仙掌,零露湿轻裘。但恐尊中尽,身外复何忧。
面万湖。宋代。王葦。台下弥漫百万湖,丛生{上艹下佳}苇伴菰蒲。自从围作民田后,每遇凶年一物无。
三元秘秋水,都不属思量。收来毫末,放开在地不能藏。过去未来见在,只是星儿消息,体物显然彰。本自无形象,随处见青黄。性源清,心地静,发天光。木人半夜,倒骑铁马过银潢。正是露寒烟冷,那更风清月白,乘兴水云乡。识破梦中梦,稽首礼虚皇。
水调歌头 言性。元代。李道纯。三元秘秋水,都不属思量。收来毫末,放开在地不能藏。过去未来见在,只是星儿消息,体物显然彰。本自无形象,随处见青黄。性源清,心地静,发天光。木人半夜,倒骑铁马过银潢。正是露寒烟冷,那更风清月白,乘兴水云乡。识破梦中梦,稽首礼虚皇。
登垂虹亭二首。宋代。张元干。一别三吴地,重来二十年。疮痍兵火后,花石稳粱先。山暗松江雨,波吞震泽天。扁舟莫浪发,蛟鳄正垂涎。
吴兴杂诗。清代。阮元。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渔家傲。宋代。苏轼。临水纵横回晚鞚。归来转觉情怀动。梅笛烟中闻几弄。秋阴重。西山雪淡云凝冻。美酒一杯谁与共。尊前舞雪狂歌送。腰跨金鱼旌旆拥。将何用。只堪妆点浮生梦。
题画。明代。李之世。是处青山路尽赊,前山隐隐夕阳斜。高原夐绝疑无地,却望云中又几家。
偶录五言古一章谆复嗑窴不似词人之作。清代。傅山。生死即旦暮,男儿无故乡。血丹中土碧,骨白高秋霜。德缴信朅朅,园观岂茫茫。吟讽本无用,痛快空文章。魏阙何处热,江湖心自凉。美人迟迟来,徒诵水中央。父子俄然别,君臣恐难忘。舂陵漫葱郁,斟灌当谁望。浮沈三十年,何日不胆尝。神孙遽武健,如意祝文昌。靖帚翼轸旗,天兵壮缪将。一杖生不扶,墓酹中兴觞。数当撇捩尽,奈何乖义方。恭忝皇天玉,其诸有不芒。我死非允吾,《五噫》尔其遑。瘦熊省经白,老牛矢执黄。据地吐盗食,咯咯爰旌吭。嘕然决于心,岂复容再商。《秦风》怅衣泽,《楚骚》悲沅湘。笔墨有前辈,岩谷固厥藏。华甸阳马死,丽藻争虎伥。老我目难瞑,子孙眉翻扬。变局忌伤性,暗喜仁能当。横流有疏凿,岂其终怀襄。
送田仓曹汴州觐省。唐代。韩翃。拜庆承天宠,朝来辞汉宫。玉杯分湛露,金勒借追风。古驿秋山下,平芜暮雨中。翩翩魏公子,人看渡关东。
寒食上冢。宋代。杨万里。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寄吴冲卿。宋代。王安石。物变极万殊,心通才一曲。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与君语承华,念此非不夙。恨无数顷田,归耕使成熟。当官拙自计,易用忤流俗。穷年走区区,得谤大於屋。归来污省舍,又继故人躅。相逢只数步,吏桉常填目。切嗟非无朋,阻阔嗟何速。孤危失所助,把卷常恨独。虚名终自误,谬恩何见蹙。清明有冲卿,奥美如晦叔。时谓当选升,屈指尚五六。揆才最不称,饕宠宁无恧。殷勤故人书,纸尾又见勖。君虽好德言,我自望忠告。易称动不括,传论大明服。进为非成材,罪恐不容赎。岁残东风生,陕树尘翳麴。何缘一杯酒,谈笑相追逐。
过骊山。唐代。薛能。丹雘苍苍簇背山,路尘应满旧帘间。玄宗不是偏行乐,只为当时四海闲。
南歌子(春暮送别)。宋代。赵长卿。枝上红飞尽,梢头绿已匀。游丝柳絮媚青春。向晚暖风帘幕、练光新。春已匆匆去,那堪话别情。刘郎几日便登程。告你觅些欢笑、送行人。
涉海螺山诸滩。清代。江闿。缘溪回短棹,是境尽移情。云日从峰变,雷霆入地生。穿林通野市,隔岸见孤城。祇为耽幽思,湍流绝不惊。
送刘郎中赴任苏州。唐代。白居易。仁风膏雨去随轮,胜境欢游到逐身。水驿路穿儿店月,花船棹入女湖春。宣城独咏窗中岫,柳恽单题汀上蘋.何似姑苏诗太守,吟诗相继有三人。
石恪画醉僧。宋代。吴则礼。倒街卧路谁复嗔,粥鱼斋鼓强唤人。莫疑只今五斗醉,要会从来三昧身。
送休上人之荆门玉泉寺。宋代。韩维。怜师真达者,于世了无求。万事沤起灭,一身云去留。楼台金地古,风雨玉泉秋。安得超尘网,相从物外游。
春秋战国门·武公。唐代。周昙。猛兽来兵只为文,岂宜凉德拟图尊。君看豹彩蒙麋质,人取无难必不存。
春日偶成三首。宋代。陈棣。东君驰驿骑,万里一宵通。柳眼凝晴碧,桃腮泣露红。丙鳞安浅濑,乙羽怯柔风。莫向高城望,愁生阿堵中。
次韵叶文范训导杂咏八首 其五 贺西涧主人祈雨有应。明代。陈镒。夏旱雨有数,聚巫还可求。今年忽大旱,疲民实煎忧。涧西隐君子,精诚达冥幽。沛然得甘霔,白水满田畴。持杯会邻里,共贺百谷秋。馆宾栝中彦,亦觉喜气浮。诗成远相寄,念我儒家流。我昔为冷官,一饭不易谋。只今愿年丰,买田归偃休。
金明老人黄叶庵落成志喜(四首)。明代。小萍庵文。不贪幽寂不辞喧,野外茅堂可省烦。求法人穿荒冢路,放生鱼过小桥村。云将白绕闲排牖,草引青长静掩门。深更深山只如此,花开花落欲无言。¤
皇华馆以上巳落因修禊事题诗纪之。宋代。王之望。泉上新台紫翠环,暮春修禊俯潺湲。汉流尚带桃花水,云气初披杏子山。柳絮轻扬晴日暖,竹光不动午阴閒。时和岁稔游人乐,一醉聊开病守颜。
过旁罗见灵山。宋代。赵蕃。过得旁罗上下滩,望中青出是灵山。三年此地四来往,老矣向渠成厚颜。
余生为其父德甫丈乞志墓其别也得四绝句送之中间且悲且喜或规或嘲往往情见乎辞 其二。明代。王世贞。阿翁不问生人产,有子徒能读父书。不为薛田荒欲尽,可令弹铗叹无鱼。
番俗 其一。清代。郑霄。混沌初开似葛怀,人间甲子欠安排。瞻蒲望杏占农候,一幅豳风却不差。
和张宪登乌尤山。宋代。吴泳。子知天分不人尤,岂若纷纷式屡骄。旧见已知霜叶脱,新知才似谷牙焦。
送杜明府谢政还辽。明代。冯惟讷。仙郎逸气横朝野,傲岸不落风尘下。邴丹六百辄免官,王阳九折能还马。羁心浪迹日悠悠,楚水吴山十度游。秋风君度红骡碛,知我题诗白鹭洲。
周祀五帝歌 配帝舞。南北朝。庾信。帝出于震。苍德于神。其明在日。其位居春。劳以定国。功以施人。言从配祀。近取诸身。
苏幕遮。唐代。王质。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者也。两辞极道湖山云月之趣因以记相与之意云水风轻,吹不皱。上下浮光,两镜光相就。云锦摇香吹散酒。细听清谈,玉屑津津嗽。明月前,斜阳后。竹露秋声,拂拂寒生袖。掇取湖山聊入手。紫阁黄扉,到了终须有。
凉风叹。唐代。白居易。昨夜凉风又飒然,萤飘叶坠卧床前。逢秋莫叹须知分,已过潘安三十年。
堂堂七尺,懔一时人物,孤映三蜀。闲雅风流豪醉后,犹有临邛遗俗。十载虞庠,一官楚塞,雅操凌寒玉。江山千里,惠然来慰幽独。
落笔妙语如神,两章入手,不觉珠盈掬。从此西归荣耀处,宁假华旌高纛。乐府新声,郢都余唱,应纪阳春曲。老夫一醉,故人高义堪服。
念奴娇(坐上和何司户)。宋代。王之望。堂堂七尺,懔一时人物,孤映三蜀。闲雅风流豪醉后,犹有临邛遗俗。十载虞庠,一官楚塞,雅操凌寒玉。江山千里,惠然来慰幽独。落笔妙语如神,两章入手,不觉珠盈掬。从此西归荣耀处,宁假华旌高纛。乐府新声,郢都余唱,应纪阳春曲。老夫一醉,故人高义堪服。
上运使陈兵部。唐代。朱长文。屈指西州当世英,我公杰出久知名。自从扬马奇才后,又得岷峨灵气清。刚者近仁今始见,惠而能政古难并。胸罗万象纵横有,目悦群情黑白明。已借牙筹安右辅,尚留金节压东瀛。片章驰上云霄动,一檄飞前草木惊。断割剧繁如简易,针砭瘦瘠使丰盈。此时阜俗资良策,匪夕畴庸在老成。窃愧衰姿毗太府,幸逢雅量庇寒生。欲祈阴施增仙算,几见蟠桃结子荣。
古诗为杨中翰母中翰生十日而亡其母。明代。袁宏道。十日无知识,那知有慈母。稍长听人言,一言一酸楚。辟如少唐儿,原不知乡土。从人问闾庐,悲咽泪如雨。哀怨本由衷,焉知涕无从。一封黄纸诏,十里白杨风。
吴·徐盛。唐代。孙元晏。欲把江山鼎足分,邢真衔册到江南。当时将相谁堪重,徐盛将军最不甘。
山中楚辞 其六。宋代。高似孙。木蔌蔌兮皆冬,汎山林兮迎雪。匠此妙兮磅礴,信天人兮豪杰。当是时雁分黯淡之云,花弄扶疏之月。酒涉隽兮少对,诗造微兮自悦。天山兮谁饥,蔡州兮谁决。眇斯人兮毋作,雪霏霏兮空洁。
临江仙(戏彩堂立石名曰瑞雪,弥大作词,因用其韵)。宋代。史浩。曾向泗滨浮玉质,也居十二峰前。飞来藓发尚如拳,郁纷因出岫,巧镂是谁EFD4。挈榼凭栏成胜赏,老夫亦自颓然。坐疑霭霭上瑶天。已为苏旱雨,却放老龙眠。
登贺园高亭。宋代。孔平仲。东武名园数贺家,更于高处望春华。深红浅白知多少,直到南山尽是花。
行出东山望汉川(一题作行至汉川作)。唐代。孟浩然。异县非吾土,连山尽绿篁。平田出郭少,盘坂入云长。万壑归於汉,千峰划彼苍。猿声乱楚峡,人语带巴乡。石上攒椒树,藤间缀蜜房。雪馀春未暖,岚解昼初阳。征马疲登顿,归帆爱渺茫。坐欣沿溜下,信宿见维桑。
二月二十四日至魏塘七首。宋代。张嵲。青叶生林啼鸟新,出门逢水不逢人。杨花满地披重茧,不信人间有暮春。
太公庙。唐代。高骈。青山长在境长新,寂寞持竿一水滨。及得王师身已老,不知辛苦为何人。
别西斋诸友。宋代。杨时。浮云如积酥,凉飚劲弦疾。溶溶渺天末,飘忽易相失。悬弧四方志,匏系非予匹。平生结欢久,始愿胶投漆。别离伤素怀,此身任萍迹。
白门舟中。明代。张家玉。栖迟白门下,行采青溪蕨。隔水望三山,迢迢不可越。中路逢胜友,相携理兰楫。霜叶兼帆度,江花背棹发。东迎晨曦出,西送素辉没。彼美隔蒹葭,一水如天末。琼枝未获攀,瑶草何由掇。相期赴良晤,毋令蕙草歇。
子骏君实约游园遇雨而止。宋代。范纯仁。不尽陪从乐,端居若绊羁。雨方添草色,寒更展花期。举目红芳阻,搔头素发垂。清尊难独酌,终日起相思。
题山水图。明代。商辂。山间景物四时同,松柏森森紫翠中。案上书编閒白日,帘前花影动清风。小桥静看行人过,野寺遥从曲径通。辟谷他年如有分,肩舆还拟觅仙踪。
凤箫阁翫月四首。宋代。白玉蟾。凤箫吹断无人见,但有寒光拂太虚。仰面笑天天亦笑,此心如月月何如。
狄明府(博济·一作寄狄明府)。唐代。杜甫。梁公曾孙我姨弟,不见十年官济济。大贤之后竟陵迟,浩荡古今同一体。比看叔伯四十人,有才无命百寮底。今者兄弟一百人,几人卓绝秉周礼。在汝更用文章为,长兄白眉复天启。汝门请从曾翁说,太后当朝多巧诋。狄公执政在末年,浊河终不污清济。国嗣初将付诸武,公独廷诤守丹陛。禁中决册请房陵,前朝长老皆流涕。太宗社稷一朝正,汉官威仪重昭洗。时危始识不世才,谁谓荼苦甘如荠。汝曹又宜列土食,身使门户多旌棨。胡为漂泊岷汉间,干谒王侯颇历抵。况乃山高水有波,秋风萧萧露泥泥。虎之饥,下巉岩,蛟之横,出清泚。早归来,黄土泥衣眼易眯。
泛舟入后溪(后一首一作于鹄诗)。唐代。羊士谔。东风朝日破轻岚,仙棹初移酒未酣。玉笛闲吹折杨柳,春风无事傍鱼潭。雨馀芳草净沙尘,水绿滩平一带春。唯有啼鹃似留客,桃花深处更无人。
浣溪沙(戏成寄李叔谦)。宋代。韩淲。彩笔新题字字香。雁来时候燕空梁。芙蓉无处着秋光。人远山长言外意,曲传书恨醉时妆。倩谁闲寄水云乡。
涵碧亭。宋代。许复道。沿途听潺湲,蒙茸冒沙石。谁知此山下,千里在咫尺。潭潭光明宫,皎皎心印宅。石细泉自香,水净林逾碧。太清无潜鳞,至弱而能力。玉龙出苍峡,威勇壮莫敌。风雨填空来,万夫助推激。座中起波涛,足下殷霹雳。我来从雄观,神意耻莫逆。心镜净表裹,坐久万籁息。悠然到平淡,涣若春冰释。栖迟罗书记,想像刘宾客。胜缘地山閒,每至忽有得。何以谢山灵,作诗慰岑寂。
台阳八景。清代。余文仪。西屿丹霞可乐饥,海波摩荡日崦嵫。轩轩顾影谁能举,冉冉登台或有期。十色五光萦彷佛,宋车鲁马更离奇。分明一幅鹅溪绢,界画云烟李伯时。
谢朱鹤皋招饮四诗。宋代。曹彦约。过雨桃花坠晚红,及时庭草翠翻风。倚窗细究天人理,六籍元无一字空。
赞文公朱先生像。宋代。陈宓。貌温而严,德刚而粹。春融秋肃,渊澄岳峙。道光二程,识高百氏。生遇明时,进难退易。天假之间,斯文大备。伟哉夫子,教垂万祀。
范景仁紫微见过亦谒不遇道上逢之。宋代。梅尧臣。朝游翔凤池,暮直中书省。无由见颜色,况乃当畏景。退朝八月朔,因得修造请。高闳一何新,未归闾巷静。版刺留姓名,不遑伫轩屏。驱马返我庐,道逢驺从整。敛辔莫敢行,顾望立俄顷。还家稚子言,有车来炳炳。传是紫微人,将回犹引领。如何互相乖,徒自想形影。更待秋风高,缓步时往省。
奉赠江西省郎中颜希古。元代。郭钰。江西羽檄日交驰,君佐中书策最奇。南极星垂天地正,北庭兵合鬼神知。君王旧赐冯唐节,父老新传李愬碑。尽刬贼壕归禹贡,更烦深意问疮痍。
题李宾客旧居。唐代。李虞。逢时不得致升平,岂是明君忘姓名。眼暗发枯缘世事,今来无泪哭先生。
元日。金朝。赵沨。马上逢元日,东风送客愁。滹沲春水渡,瀛海夕阳楼。雪照潘郎鬓,尘侵季子裘。劳生巳强半,更欲玷清流。
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 其二十九。明代。张宁。蟋蟀已在堂,鼠妇已在室。凉风蕙草时,胡见幽阴物。仓皇若无依,短褐露肘膝。天荒岁年暮,感此三叹息。
送琮监寺住院。宋代。释法薰。桐江江上一丝风,不钓盲龟只钓龙。浮定有无谁识意,夜凉如水月如弓。
春游曲和傅子通韵。元代。钱惟善。蛾眉晓压黛云冷,蚁波渌泛秋蛇影。千金难买能赋人,辘轳声沈旧宫井。青丝不梳慵早起,十二螺鬟翠相倚。鹦鹉解言天上愁,红雨香漂御沟水。羲车急急催飞光,杯中浅深愁短长。东邻谁唱断肠曲,游丝落絮春茫茫。
寄怀禹锡阿咸侨寓百花洲上。明代。孙七政。萧然穷巷一茅庐,却喜频回长者车。避地不忘梅福隐,移家还傍伯通居。春风洲上花犹发,夜月门前柳自疏。若忆嗣宗长啸处,岂堪回首重踟躇。
菊竹梅竹 其二。元代。徐贲。梅花澹澹自开残,水国春迟雪未乾。不有竹枝相倚并,如何禁得许多寒。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五十四 棋。金朝。李俊民。纵横连井地,明暗列星图。两角触蛮战,一家瓜葛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