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来阅风物

出自宋代孙应时的《武担山感事》,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iān lái yuè fēng wù,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身不入莲社,意非同漆园。
间来阅风物,归去老山村。
气味故相许,渊源须细论。
灯前秋夜永,未可付忘言。
()
不入莲社:佛教净土宗最初的结社。晋代庐山东林寺高僧慧远,与僧俗十八贤结社念佛,因寺池有白莲,故称。
风物:风光景物。即风景。
归去:归去guīqù回去离家已久,今当归去
气味:(名)①鼻子可以闻到的味:~芬芳|刺鼻的~。②指脾气、志趣等:~相投。
相许:谓愿许终身。泛指表示应允,允许。赞许。
渊源:(名)水源。比喻事情的本源:历史~。
细论:详论。
忘言:谓心中领会其意,不须用言语来说明。

《武担山感事》是宋代孙应时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身不入莲社,意非同漆园。
间来阅风物,归去老山村。
气味故相许,渊源须细论。
灯前秋夜永,未可付忘言。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孙应时对于自己生活的感慨和思考。他说自己没有加入莲社(指文人群体)的身份,也没有漆园(指官宦世家)的心意。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游历观赏后,他又回到了老山村。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深厚而久远的,需要细细品味和探究。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孙应时对于自己的身份和归属感的思考。他并不追逐名利,不愿加入文人社群或追求官宦地位,而是选择回到自己熟悉的老山村。通过游历观赏风物,他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深厚而持久的,需要仔细品味和探究。诗中提到的莲社和漆园代表了不同的社会身份和追求,而孙应时选择了与之不同的生活态度。

诗人以灯前秋夜为背景,突出了一种安静、寂寞的氛围,也呼应了他内心的思考。最后一句"未可付忘言"表明他的感慨和思考是无法忘怀的,意味着他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将会持续下去。

整首诗词以简洁、含蓄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身份和人际关系的思考,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独立性与追求自我价值的精神,也展现了对于内心世界的深入思考和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孙应时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孙应时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