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二首。宋代。赵蕃。秋清意自佳,况此山崦静。今晨风日暖,亦复起我病。丛深木樨多,激烈香成阵。何必檐卜林,方能明佛性。
《遣兴二首》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天的清凉意境自然而美好,尤其是在这山崦的宁静之中。今晨的微风和温暖的阳光使我从疾病中恢复过来。丛林深处木樨花开得很多,蓬勃的香气扑鼻而来,形成了一片浓烈的芬芳阵。何必去求问卜筮的神仙,只有直接觉悟才能明白佛法的真谛。
诗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清凉和山林的宁静,表达了作者赵蕃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身心舒畅的愉悦。作者在经历疾病之后,通过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重拾了健康和活力。他用丰富的形象描写了丛林深处木樨花盛开的景象,这种芬芳的香气给人以愉悦和振奋的感觉。诗词最后表达了一种信念,即通过直接的体悟和明悟,人们能够领悟到佛教的真谛,而不需要依赖卜筮等外在的方式。
这首诗词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芬芳的花香,将人们融入到宁静和宜人的自然环境中。同时,通过展示作者从病痛中恢复的喜悦和对佛法的领悟,传达了积极向上的情绪和人生的智慧。这首诗词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展现了他们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追求。
赵蕃。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送朱使君太仆。明代。徐渭。长安明月金叵罗,几度从君醉踏歌。北寺云屯朝烙马,西清风起夜闻荷。大臣自引行当召,醉尉逢人且莫呵。一叶米家书画舫,白虹终夕绕沧波。
三月一日过摩舍郡滩,阻雨泊清溪镇二首。宋代。杨万里。过尽危滩百不堪,忽惊绝壁翠巉巉。倒垂不死千年树,下拂奔流万丈潭。隔岸数峰如笔格,倚天一色染春蓝。真阳此去无多子,到日应逢三月三。
微雪招何丞明叔饮不至。宋代。赵蕃。经冬不雪苦嗷嗷,快手真成一战鏖。坐对瓦沟成委积,直疑鬓脚共萧骚。解除热恼春无瘴,宁恤刍薪价益高。不见扬州旧诗伯,尚欣湖海独争豪。
补亡诗六首 其五 崇丘。魏晋。束皙。瞻彼崇丘,其林蔼蔼。植物斯高,动类斯大。周风既洽,王猷允泰。漫漫方舆,回回洪覆。何类不繁,何生不茂。物极其性,人永其寿。恢恢大圆,茫茫九壤。资生仰化,于何不养。人无道夭,物极则长。
岁暮书怀寄林玉溪。宋代。戴复古。吾年几八十,暮景不胜斜。老鹤犹能语,枯梅强作花。一心为死计,无意问生涯。有酒时相过,东隣八九家。
送远曲别苇航。宋代。蒲寿宬。驱车晨出门,薄酒持送君。离心一寸铁,修岭千重云。遥怜风雨夜,应念霜雪群。猿鹤岂敢怨,所期在斯文。
雨霁登郡东城楼。清代。刘伯埙。莽莽乌云沈大壑,森森碧玉插高烟。只疑绝徼连天尽,不信长安近日边。落叶白波空自响,断霞红树为谁妍。年来才思消磨尽,漫赋《登楼》拟仲宣。
和胡德晖增明轩诗。宋代。李光。窗间列岫郁嵯峨,一寸遥岑已是多。跨海空青叠寒玉,浮天浓绿艳修蛾。漫传五岳归图画,坐想千岩见咏歌。从此闭门闲觅句,直将世事付依阿。
丁酉上元乡饮。明代。钟芳。蔚文关国步,嘉会协阳亨。尊俎从横列,阶庭揖让升。燕思鱼在藻,歌和鹿鸣苹。读法昭谟训,铿金振典刑。位分天地象,道配日星明。慨此南荒极,何如一叶轻。衣冠中土旧,风气四时并。世变兵戈隔,年饶粟谷登。圣猷天覆焘,文教日隆兴。四际归皇极,殊方款舜廷。乃知王道易,端赖典彝行。自笑雕虫陋,虚叨佩玉荣。悬车甘隐伏,扫迹向幽贞。兴寄羲黄上,情抛稷契能。敢云疲自逸,其奈眇难胜。徵牍劳躬致,宾筵荷肃迎。勉驱衰质朽,仰赞淑仪成。冠绂惭终累,溪山歉素情。旅终无一语,何以答干旌。
二十八日雪二十九日未已赋诗凡五首。宋代。赵蕃。旧褐犹堪著,晨炊不待营。江矶有渔者,山径亦樵行。尔勿资閒咏,渠应甚苦生。还家对妻子,半菽与藜羹。
题百鹿图为陈母程太君寿。清代。成鹫。赖珽写鹿工写真,天形物态通精神。挥毫伸纸夺造化,骈踶濈角来甡甡。数之满百不满百,纷纷尽是旁观人。或时见首不见尾,或藏首尾微露身。或依林隙就水草,或呈半体全体均。或陟岑巇或幽谷,或磨老树或溪滨。或寝或吪类以聚,或群或友情相亲。眉毛头角分物色,琐细胪列难具陈。苍松翠柏不知老,参天际地蟠深根。上有嵚崟崱屴之奇峰,下有参差历陆之文茵。耀以百花之锦,覆以五色之云。俗眼视之如阳燄之野马,识者宝之为什袭之家珍。装潢索我一题赞,披图眩目光鳞鳞。问我何所见,问我何所闻。我实见所见,我实闻所闻。广宁城中有佳士,元龙仲举堪等伦。北堂寿母程氏子,渊源伊洛德日新。著雍之腊望五日,筹添八八悬帨辰。膝下儒冠鲁缝掖,阶前兰桂流芳芬。麻姑献酒双成舞,金桃火枣罗缤纷。图中百鹿侑康爵,呦呦鸣和来嘉宾。衔芝率舞诚殷勤,画图换取丝与纶。百福百禄蚃然臻,一拜一祝聊尔云。山人落笔为引伸,区区窃比华封人。愿母寿,亿千春。眼见紫茸解角三变白,坐看青海水浅扬红尘。
阻风下邳南待发有作。明代。王世贞。积风见日色,久客见容颜。翳翳昏黄交,桑柘自生烟。惝恍一飞凫,乃是天际帆。倏焉过舷际,欲挽不得言。去者日以去,还者何时还。
寄题海会晚实轩。宋代。葛胜仲。素节清霜重,金苞照座隅。根深容四老,品贵入三都。骚客真宜友,侯封未易奴。旧时书两庙,感事涕沾濡。
送钟评事应宏词下第东归。唐代。钱起。芳岁归人嗟转蓬,含情回首灞陵东。蛾眉不入秦台镜,鹢羽还惊宋国风。世事悠扬春梦里,年光寂寞旅愁中。劝君稍尽离筵酒,千里佳期难再同。
暮春登紫金山二首有引 其二。明代。卢龙云。紫气遥来出紫宫,金光隐见有无中。玄坛并建群灵拥,宝塔双瞻瑞霭通。万顷桑麻春雨后,千家城郭日华东。披襟已尽兰台胜,宋玉何劳对大风。
题孤山寺。唐代。王质。窈窕孤山寺,光明大士龛。佛香时缥缈,茶味亦清甘。竹挺森千百,僧房并两三。全无兵火气,不似在淮南。
送陶氏妇兼寄纯甫。宋代。王安石。云结川原暗,风连草木萎。遥瞻季行役,正对女伤悲。梦事中千变,生涯老百罹。更惭无道力,临路涕交颐。
台城晓朝曲。唐代。温庭筠。司马门前火千炬,阑干星斗天将曙。朱网龛鬖丞相车,晓随叠鼓朝天去。博山镜树香zv茸,袅袅浮航金画龙。大江敛势避辰极,两阙深严烟翠浓。
登三河镇新城。明代。贺一弘。一上高城四望宽,老逢佳节半悲欢。莫谈鼙鼓惊驰檄,且对壶觞笑整冠。沙市纷嚣仍闹晚,烟村掩映尚凝寒。后人若问当年事,碑刻流传坠泪看。
郊庙歌辞·五郊乐章·送神。清代。佚名。炎精式降,苍生攸仰。羞列豆笾,酒陈牺象。昭祀有应,冥期不爽。送乐张音,惟灵之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