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把去上牛吹

出自宋代舒岳祥的《乌盐角行》,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mù tóng bǎ qù shàng niú chuī,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山中一种乌盐树,剥皮为角开春路。
牧童把去上牛吹,烟草茫茫没远陂。
一声两声兮桑青柘绿,三声四声兮麦绽秧肥。
山花如火遮眉目,吹此田家太平曲。
三年不听此曲声,劂却地皮人痛哭。
()
牧童:(名)放牛放羊的孩子。
上牛吹烟草:一种高而直立的草本植物。茎直立,棱形。叶肥大,多变异,通常有卵形或披针形。花淡红色或淡黄色,顶生。茎、叶内均含有烟碱和苹果酸、柠檬酸。叶加工后是做卷烟的主要原料,茎加工后能用做杀虫剂。
茫茫:(形)无边无际,让人看不清:人海~。
远陂三声:旧指军中用以传令的金鼓﹑笳﹑铎之声。
山花:山间野花。植物名。
眉目:(名)①眉毛和眼睛,代指整个面容:~清秀。②文章的纲要、条理或事情的头绪、轮廓:这篇文章~清楚。[近]头绪。
田家:农家。~情趣。
太平:(形)平安无事:~盛世|天下~。[反]动乱|动荡。
不听此曲声地皮:地皮dìpí∶供建筑用的土地∶地的表面阴雨天地皮潮湿
痛哭:(动)尽情地哭:失声~|~流涕。

《乌盐角行》是宋代舒岳祥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山中的乌盐树、牧童吹奏的曲调以及田家的太平景象。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乌盐角行》中文译文:
在山中有一种乌盐树,剥下树皮成为角,开春之际形成一条路。牧童吹奏牛角,烟草茫茫无边际。一声、两声时桑树绿叶茂盛,三声、四声时麦田繁花绽放。山花如火遮住眉目,吹奏此曲时田家如太平景象。三年不曾听到这首曲调,农民因失去土地而痛哭流涕。

诗意:
《乌盐角行》以山中乌盐树和牧童吹奏的乐曲为主题,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和田园乐土的太平景象。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和情感交织,传达了作者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词以山中的乌盐树和牧童吹奏的牛角曲为线索,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田园乐土的繁荣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农民劳动和生活的关切。乌盐树是一种生长在山中的特殊树木,剥下的树皮形成角状,象征着大自然的神奇和生机。牧童吹奏牛角曲,使得山间田园充满了欢声笑语,烟草茫茫的景象给人一种广阔无边的感觉。

诗中的桑树、麦田以及山花的描绘,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春天大地的丰饶和生机勃勃的景象。桑树绿叶茂盛,麦田繁花绽放,山花如火,遮住了眉目,形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同时,这些景物也象征着农民劳动的成果和丰收的希望。

诗的最后两句描述了三年不曾听到此曲的情景,地皮被强夺的农民痛哭流涕。这部分描绘了社会不公和人们失去土地的悲痛,通过对比前文描绘的丰饶景象,呼应了诗中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乌盐角行》以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关怀和对美好社会的追求。通过山中的乌盐树、牧童吹奏的牛角曲以及田园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和谐、太平社会的向往,以及对社会不公的忧虑。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人民生活和社会的深切思考和情感体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舒岳祥

(1236—?)台州宁海人,字舜侯,一字景薛。理宗宝祐四年进士。仕终承直郎。尝以文见吴子良,子良称其异禀灵识,如汉之贾谊。后以文学名。宋亡不仕,避地奉化,与戴表元友善,表元之学,得力于岳祥为多。尝读书于阆风台,人称阆风先生。著述统名《阆风集》。...

舒岳祥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