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别秦观三首

高邮别秦观三首朗读

《高邮别秦观三首》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高安此去风涛恶,
犹有庐山得纵游。
便欲携君解船去,
念君无罪去何求。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的是苏辙与秦观分别的情景。苏辙告别秦观时,他们正处于风浪恶劣的高安之地,但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可以在庐山上自由畅游。苏辙表达了与秦观一同解船离去的愿望,并思考着秦观离开的原因,认为秦观无罪离去,而离去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苏辙与秦观的别离情景,表达了离别时的思念和不舍之情。作者选择了高安这个风浪恶劣的地方作为背景,凸显了别离的艰难和不易。然而,庐山的存在给予了他们一丝希望和慰藉,庐山象征着自由和宁静,成为他们心灵的避风港。诗词末句表达了苏辙对秦观的思念和对他离去原因的疑问,显示出作者对友谊和离别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清新,用字简练,虽然只有四句,但表达了作者的离别之情和思考。它通过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情厚谊和离别的辛酸。这首诗词既给人以伤感之感,又透露出一种豁达和坦然,体现了古人对友情和别离的理解和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和人文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

猜你喜欢

叠鼓凝笳入禁中,似闻韶乐奏南风。通明殿敞秋云碧,阊阖楼开晓日红。

()
遣使初求地,高皇全盛时。
六州谁铸错?一恸失燕脂。
凿空蚕丛辟,嘘云蜃气奇。
山头风猎猎,犹自误龙旗。
()
妙在心通与理融,卓然有见是英雄。
大儒晚作韩考异,往哲曾非墨尚同。
折角争希郭有道,鬀眉求似狄梁公。
可怜老学孤无助,月落参横读未终。
()
昨夜梦梦得,初觉思踟蹰。
忽忘来汝郡,犹疑在吴都。
吴都三千里,汝郡二百馀。
非梦亦不见,近与远何殊。
()

碧湖云树噪栖鸦,古瓦笼烟草径斜。一片秋帆残照里,野风吹折女郎花。

()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

净里传章句,清中悟句章。通玄达妙得嘉祥。自是绝炎凉。玉户三封清浅。金鼎一溪云篆。蓬瀛方丈是家乡。卧月醉云堂。

()
去年春尽西湖上,把酒看山听涧泉。
今日松江烟浪里,平分诗思入渔船。
()

独抱遗经叹索居,检馀坟籍异乘除。虬螭已没汾阴鼎,科斗空存孔壁书。

道在不妨栖远岛,春来依旧著寒儒。白云蒲涧多殊景,分付舆人整鹿车。

()

日暖莺声细。喜亭亭、依然玉琢,吴宫小字。暂别红尘刚一载,还傍画楼珠砌。

却又斗、新兴鬟髻。多少桃腮和杏脸,算旧人、远胜新人丽。

()

才入秦邮浦,征途去正悠。人家随岸转,淮水抱城流。

古塔凌烟耸,轻帆带雨收。乡关云树杳,目极使人愁。

()

恶风酸鼻酿寒胎,败叶离披半覆台。吟骨棱棱羸马钝,羁怀琐琐道邻开。

狐狸未取寻常备,桑落还须三百来。路上絺儿真入画,郑公知是几时回。

()

经旬病卧寒翻剧,忽漫郊行暖太舒。岂谓阳和犹择地,容光不照子云居。

()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

()

东赴海陵仓,移家别帝乡。政繁输转地,官古度支郎。

问寝椿庭近,回舟蓼岸香。秋来客愁少,风景似维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