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笑石送空捏怪

出自宋代释宗杲的《蔡知县小庵》,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kān xiào shí sòng kōng niē guài,诗句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
此庵非小亦非大,堪笑石送空捏怪
不知法界邓此庵,强谓此庵含法界。
而今欲识住庵人,万象这中独露身。
妙喜为写此庵榜,要与太虚近邻。
()
捏怪不知:不知道、不明白。
法界:佛教语。梵语dharma-dh?tu的意译。通常泛称各种事物的现象及其本质。
万象:(名)一切事物或景象:~更新|包罗~。
露身太虚:1.天空。2.空虚寂寞的境界。3.近代一位僧人的法号。4.谓宇宙。5.古代哲学概念。
近邻:(名)住得很近的邻居:远亲不如~。

《蔡知县小庵》是宋代释宗杲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这座庵宇既不大也不小,看似石头堆砌而成的空幻之物。不知道佛法的界限是否存在于这座庵宇之中,勉强称之为含有佛法的界限。如今想要认识住在庵中的人,千万种形象中只有他独自显露身影。妙喜为了写下这座庵宇的榜文,一定要与太虚接近相邻。

诗意和赏析:
《蔡知县小庵》是一首描述庵宇的诗词,通过庵的形象来表达作者对佛法和修行的思考。庵宇既不大也不小,堆砌而成,给人以虚幻的感觉,似乎没有实质存在。作者对庵宇是否包含佛法的界限表示疑惑,同时也暗示了佛法的无边无际。在这样的庵宇中,住着一个神秘的人物,与众不同,独自显露身影。这种独特的存在与众生万象相比,显得格外特别。最后,作者提到妙喜为了写下这座庵宇的榜文,要与太虚接近相邻,表达了对于修行者的追求,希望与高人为邻,以获得更深的修行体验。

这首诗词通过对庵宇和修行者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佛法和修行的思考和追求。庵宇的形象虚幻而特殊,象征着佛法的无边无际和修行者的独特存在。作者对佛法界限的疑惑,反映了对于佛法智慧的探索和领悟的渴望。同时,通过希望与太虚为邻,作者表达了对于修行者的敬仰和追随的愿望。整首诗词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展现了宋代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宗杲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释宗杲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