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得顢頇

出自宋代释宗杲的《储大夫请赞》,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dùn dé mán hān,诗句平仄:仄平平平。
云门妙喜真,云台居士画。
得钝不相资,展向虚堂挂。
妙喜利中钝,钝得顢頇
云台钝中利,利得脱洒。
如今利钝都挂壁,师子翻身绝踪迹。
踪迹无,便涂糊,一储大夫。
唵摩尼达里悉利苏卢。
()
云台,居士,相资,虚堂,顢頇,中利,利得,利钝,挂壁,师子,翻身,踪迹,大夫

《储大夫请赞》是宋代释宗杲的一首诗词。该诗词描述了云门妙喜真和云台居士画的故事,揭示了妙喜和云台两种不同的境界和价值。

诗词中提到了云门妙喜真和云台居士画,这两者分别代表了利和钝的境界。妙喜真是云门寺的一位僧人,他以利中之利的境界而著名。而云台居士画则代表了钝中之利的境界。诗中表达了妙喜利中钝,钝得顢頇;云台钝中利,利得脱洒的意境。

诗词以展示云门妙喜真和云台居士画的区别为主题,通过描述两者的境界和价值,揭示了一种思考和选择的哲理。在诗中,妙喜真的利中之利和云台居士画的钝中之利都被挂在虚堂上,象征着它们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然而,妙喜真的境界更高,被比喻为师子翻身,超越了世俗的追求,不再留下痕迹。而云台居士画则停留在表面的境界,不具备妙喜真那种超越凡俗的能力。

整首诗词通过对妙喜真和云台居士画的对比,表达了一种超越功利和追求真谛的境界。诗意深邃,启人思考。作者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揭示了在选择境界和追求人生意义时的两个不同方向。通过这种对比,读者可以思考自己的人生选择和追求的方向,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启示。

总之,《储大夫请赞》以妙喜真和云台居士画的对比,通过描述不同的境界和价值,传达了一种超越功利追求真谛的哲理,具有深刻的诗意和启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宗杲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释宗杲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