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如来一妙相

出自宋代释宗杲的《偈颂一百六十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gòng shēng rú lái yī miào xiāng,诗句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
清净慈门刹尘数,共生如来一妙相
一一诸相莫不然,是故见者无厌足。
()
清净:(形)①没有外界事物打扰:耳根~。[反]喧扰。②佛教、道教指远离人世烦恼:~无为。
共生:两种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依生存,对彼此都有利,这种生活方式叫做共生。如白蚁肠内的鞭毛虫帮助白蚁消化木材纤维,白蚁给鞭毛虫提供养料,如果分离,二者都不能独立生存。
诸相:佛教语。指一切事物外现的形态。
故见者无厌足

《偈颂一百六十首》是宋代释宗杲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简练而深邃的语言,表达了对佛法中“清净慈门”和“共生如来”的颂扬,以及对佛法中的种种境界和现象的赞叹。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偈颂一百六十首》的中文译文:
清净慈门尘数多,共生如来一妙相。
一一诸相莫不然,见者无厌足心宽。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佛法的核心观念和境界。首先,诗中提到了“清净慈门”,意指佛法是一条通向内心清净和慈悲的道路。佛法的教义和修行可以帮助人们抛开尘世的纷扰和杂念,达到内心的宁静和净化。

接着,诗中出现了“共生如来一妙相”的描述,这是对佛陀的颂扬。这里的“共生如来”指的是佛陀的存在和智慧,而“一妙相”则表示佛陀的境界和法身的无上美妙。这里的“妙相”可以理解为佛法的种种法门、境界和现象,它们都以佛陀的智慧为根本,表现出种种不可思议和超越尘世的特点。

随后,诗中说道,“一一诸相莫不然”,意指佛法中的一切境界和现象都是真实存在的,没有任何虚妄之处。这句话揭示了佛法的真实性和普遍性,表达了佛法的宏大和深远。

最后,诗人提到“见者无厌足心宽”,表达了佛法的无穷魅力和智慧的广度。佛法的修行者能够通过对佛法的领悟和实践,超越世俗的欲望和执着,达到心灵的宽广和满足。

总的来说,《偈颂一百六十首》通过简练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佛法的颂扬和赞叹,以及佛法的核心观念和境界。这首诗词在表达了佛法的智慧和境界的同时,也呼唤着人们对内心的反思和修行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宗杲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释宗杲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