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卫八处士。唐代。杜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未及已,驱儿罗酒浆。(驱儿 一作:儿女)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10
2、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99-101
3、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279-280
这首诗大概是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天,杜甫作华州司功参军时所作。公元759年三月,九节度之师溃于邺城,杜甫回华州时经过奉先县。访问了居住在乡间的少年时代的友人卫八处士。一夕相会,又匆匆告别,于是写下这动情之作赠给卫八处士。
参考资料:
1、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169-170页 .
这首诗写久别的老友重逢话旧,家常情境,家常话语,娓娓写来,表现了乱离时代一般人所共有的“沧海桑田”和“别易会难”之感,同时又写得非常生动自然,所以向来为人们所爱读。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开头四句说,人生旅途常有别离不易相见,就像参星商星实在难得相遇。今夜又是什么吉日良辰,让我们共同在这烛光下叙谈。这几句从离别说到聚首,亦悲亦喜,悲喜交集,把强烈的人生感慨带入了诗篇。诗人与卫八重逢时,安史之乱已延续了三年多,虽然两京已经收复,但叛军仍很猖獗,局势动荡不安,诗人的慨叹,正暗隐着对这个乱离时代的感受。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这四句是说,青春壮健年少岁月能有多少,转瞬间你我都已经两鬓如霜。昔日往来的朋友一半已去世,我内心激荡不得不连声哀叹。
久别重逢,彼此容颜的变化,自然最引起注意。别离时两人都还年轻,而今俱已鬓发斑白了。由“能几时”引出,对于世事、人生的迅速变化,表现出一片惋惜、惊悸的心情。接着互相询问亲朋古旧的下落,竟有一半已不在人间了,彼此都不禁失声惊呼,心里火辣辣的难受。按说,杜甫这一年才四十八岁,何以亲故已经死亡半数呢?如果说开头的“人生不相见”已经隐隐透露了一点时代的气氛,那么这种亲故半数死亡,则更强烈的暗示着一场大的干戈乱离。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没想到我们已分别二十个春秋,今天还能亲临你家里的厅堂。“焉知”二句承接上文“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诗人故意用反问句式,含有意想不到彼此竟能活到今天的心情。其中既不无幸存的欣慰,又带着深深的伤痛。
前十句主要是抒情。接下去,则转为叙事,而无处不关人世感慨。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这两句是说,相分别时你还没有结婚成家,倏忽间你的子女已成帮成行。随着二十年岁月的过去,此番重来,眼前出现了儿女成行的景象。这里面当然有倏忽之间迟暮已至的喟叹。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未及已,驱儿罗酒浆。”这四句是说,他们彬彬有礼笑迎父亲老友,亲切的询问我来自什么地方?还来不及讲述完所有的往事,你就催促儿女快把酒菜摆上。
这四句写出卫八的儿女彬彬有礼、亲切可爱的情态。诗人款款写来,笔端始终流露出一种真挚感人的情谊。这里“问我来何方”一句后,本可以写些路途颠簸的情景,然而诗人只用“问答乃未已”一笔轻轻的带过,可见其裁剪精炼之妙。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这两句是说,冒着夜雨剪来了新鲜的韭菜,呈上新煮的黄米饭让我品尝。从中看到处士的热情款待:酒是让儿子立刻去张罗的佳酿,菜是冒着夜雨剪来的春韭,饭是新煮的掺有黄米的香喷喷的二米饭。这自然是随其所有而具办的家常饭菜,体现出老朋友间不拘形迹的淳朴友情。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这四句是说,主人感慨见面的机会太难得,开怀畅饮一连喝干了十几杯。一连喝干了十几杯还没有醉意,令我感动你对老友情深意长。
这四句,叙主客畅饮的情形,故人重逢话旧,不是细斟慢酌,而是一连就进了十大杯酒,这是主人内心不平静的表现。主人尚且如此,杜甫心情的激动,当然更不待言。“感子故意长”,概括的点出了今昔的感受,总束上文。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末两句是说,明日分别后,又相隔千山万水,茫茫的世事真令人愁绪难断。末两句回应开头的“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暗示着明日之别,悲于昔日之别:昔日之别,今幸复会;明日之别,后会何年?低回深婉,耐人寻味。
诗人是在动乱的年代、动荡的旅途中,寻访故人的;是在长别二十年,经历了沧桑巨变的情况下与老朋友见面的,这就使短暂的一夕相会,特别不寻常。于是,那眼前灯光所照,就成了乱离环境中幸存的美好的一角;那一夜时光,就成了烽火乱世中带着和平宁静气氛的仅有的一瞬;而荡漾于其中的人情之美,相对于纷纷扰扰的杀伐争夺,更显出光彩。“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被战乱推得遥远的、恍如隔世的和平生活,似乎一下子又来到眼前。可以想象,那烛光融融、散发着黄粱与春韭香味、与故人相伴话旧的一夜,对于饱经离乱的诗人,是多么值得眷恋和珍重啊。诗人对这一夕情事的描写,正是流露出对生活美和人情美的珍视,它使读者感到结束这种战乱,是多么符合人们的感情与愿望。
这首诗平易真切,层次井然。诗人只是随其所感,顺手写来,便有一种浓厚的气氛。它与杜甫以沉郁顿挫为显著特征的大多数古体诗有别,而更近于浑朴的汉魏古诗和陶渊明的创作;但它的感情内涵毕竟比汉魏古诗丰富复杂,有杜诗所独具的感情波澜,如层漪迭浪,展开于作品内部,是一种内在的沉郁顿挫。
诗写朋友相会,却由“人生不相见”的慨叹发端,因而转入“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时,便格外见出内心的激动。但下面并不因为相会便抒写喜悦之情,而是接以“少壮能几时”至“惊呼热中肠”四句,感情又趋向沉郁。诗的中间部分,酒宴的款待,冲淡了世事茫茫的凄惋,带给诗人幸福的微醺,但劝酒的语辞却是“主称会面难”,又带来离乱的感慨。诗以“人生不相见”开篇,以“世事两茫茫”结尾,前后一片苍茫,把一夕的温馨之感,置于苍凉的感情基调上。这些,正是诗的内在沉郁的表现。如果把这首诗和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对照,就可以发现,二者同样表现故人淳朴而深厚的友情,但由于不同的时代气氛,诗人的感受和文字风格都很不相同,孟浩然心情平静而愉悦,连文字风格都是淡淡的。而杜甫则是悲喜交集,内心蕴积着深深的感情波澜,因之,反映在文字上尽管自然浑朴,而仍极顿挫之致。
参考资料:
1、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169-170页 .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169-170页 .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念奴娇 石头城。清代。郑燮。悬岩千尺,借欧刀吴斧,削成城郭。千里金城回不尽,万里洪涛喷薄。王浚楼船,旌麾直指,风利何曾泊。船头列炬,等闲烧断铁索。而今春去秋来,一江烟雨,万点征鸿掠。叫尽六朝兴废事,叫断孝陵殿阁。山色苍凉,江流悍急,潮打空城脚。数声渔笛,芦花风起作作。
过黄牛峡。唐代。张蠙。黄牛来势泻巴川,叠日孤舟逐峡前。雷电夜惊猿落树,波涛愁恐客离船。盘涡逆入嵌空地,断壁高分缭绕天。多少人经过此去,一生魂梦怕潺湲。
和铁崖小临海十首 其八。宋代。张简。忆坐松根石,相看说大还。昆崙云一朵,唤作九华山。
题吴熙仲云萍录。宋代。戴复古。家在蓬莱海上居,出身履历一时无。姓名羞上云萍录,本是烟波一钓徒。
壬子三月十八日游御河二首 其一。宋代。韩琦。寒食初过始及旬,魏都偏重此佳辰。倾城尽作河生日,匝岸皆如蜡祭人。几舰神仙疑骇俗,一川笳鼓任同民。东皇似助熙台乐,并与千门万户春。
五子相送至湖陵。宋代。陈师道。中年患别多作别,早日讳穷常得穷。勿云一水四十里,衣冠塞郭何人同。周生子病辍身出,刘子远来今几日。石家仲叔好少年,颇能厌俗从吾律。魏君不独相从早,自君之来吾郤扫。岁月磨人孰能久,反覆看渠难得好。湖陵古城风日寒,情义乃知生别难。高怀已为故人尽,交道应留後代看。
春日按部北路即事 其二。清代。觉罗四明。溪山处处罩云烟,密箐深林响百泉。隐隐竹围声远近,无腔短笛乐尧天。
呈蔡内翰。宋代。毛滂。鄙夫十年江洚客,岸草汀鸥随步屧。稍收晚景付长竿,河伯供鱼慰弹铗。烟云不锁北阙心,飞出乱山青万叠。束书却入国东门,觚棱瑞日明书笈。蹇驴破晓踏春泥,谁家暖气生牙颊。门前宾客鄙可怜,纷如寒蚕饥望叶。主人看屋客看地,士氯萧条无一捻。迩年恰得玉堂家,名在执鞭犹炜烨。玉堂丈人廊庙资,宝带垂鱼光绕胁。棣萼青春自一门,璇题白日常三接。侧闻好士礼作罗,织鳞弱翮归渔猎。蹉跎岁晚曳裾人,半彫鬓绿仍随牒。涧溪幽菜傥可羞,试鸡万钱聊一筴。
移居宣武街庭前有奇石四各题以名维益汝脩弘甫欣然赋诗余亦各得一首 其四 化石岭。明代。温纯。宁知木匪石,又知石匪心。不二者谁子,忘言亘古今。
次郑朴翁国正见寄。元代。黄庚。云深红日出林迟,晞发檐前力未衰。老爱归田追靖节,狂思入海访安期。春风巷陌杨花后,故国江山杜宇时,一种间愁无着处,倚窗重读寄来诗。
病骨。宋代。陈与义。病骨瘦始轻,清虚日来人。今朝僧阁上,超遥久风立。茂林榴萼红,细雨离黄湿。物色乃可怜,所悲非故邑。
余忠肃。宋代。岳珂。珥貂佩玉之舒徐兮。引笔行墨之丰腴兮。阅世论人以其书兮。尚可以想庆元之初兮。
醉歌赠别刘希尹。明代。顾璘。江湖之情廊庙器,历城刘郎无乃是。高云塌翼堕泥涂,青衫来醉金陵市。金陵市上少人知,击筑正遇高渐离。十年闭户淮水畔,雄剑绣涩长低眉。喜君下马握君手,但说家饶步兵酒。眼前肝胆向谁倾,身后功名果何有。龙蟠虎踞古名都,走马背枪多壮夫。陈编烂简不足数,英雄快意无时无。新亭洒泪河山愁,北山移文林涧羞。谢公坦荡称达者,美人一去空江流。君昔提衡当吏曹,龙门拔地吹波涛。一朝谪宦归江海,雀罗挂户生蓬蒿。此去朝元谒金殿,世情冷煖应自见。翻身台阁虽等闲,著作林壑须轻健。泰山巍巍五岳尊,上有日观通天门。与君共坐东岩下,静玩桑田海水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