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日禁足

出自宋代释宗杲的《偈颂一百六十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ī bǎi èr shí rì jìn zú,诗句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一百二十日禁足,三十五日在外走。
熨斗煎茶铫不同。
泥牛解作师子吼。
今朝法岁已周圆,拈得鼻孔失脚口。
以大圆觉为伽蓝,七七依前四二九。
()
禁足:禁止外出。
熨斗:熨烫衣料用具,古称“熨斗”,亦称“火斗”、“金斗”。现今使用的多是电熨斗,作为平整衣服和布料的工具,功率一般在1350w左右。
不同:1.不一样。《文选.枚乘.上书重谏吴王》:「秦卒擒六国,灭其社稷,而并天下是何也?则地利不同,而民轻重不等也。」《儒林外史.第一回》:「此兄不但才高,胸中见识,大是不同,将来名位不在你我之下。」2.不答应。3.意见不和。《后汉书·孔融传》:“﹝融﹞与中丞赵舍不同,託病归家。”
解作:谓天地解冻,雷雨兴起,草木复苏。语出《易.解》:'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
师子:狮子。亦称狻麑。佛家用以喻佛,指其无畏,法力无边。指古师子国,即今斯里兰卡。
法岁鼻孔:鼻子的孔道,为呼吸时气息出入的通道。
伽蓝:佛教寺院的通称。

《偈颂一百六十首》是宋代释宗杲所著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百二十日禁足,
三十五日在外走。
熨斗煎茶铫不同,
泥牛解作师子吼。
今朝法岁已周圆,
拈得鼻孔失脚口。
以大圆觉为伽蓝,
七七依前四二九。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和隐喻,表达了禅宗思想和对生活的深刻观察。

诗的开头描述了一百二十日禁足和三十五日外出走动的时光,可能暗示着修行者在禅宗寺庙中的禁闭修行和外出传教的经历。这种禁闭与自由的对比,折射出人生中的种种限制与选择。

接着,诗中出现了熨斗、煎茶和铫等不同的物品,它们象征着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这里可能揭示了在禅修中,不同的修行方式和工具之间的差异,以及它们对心灵的影响。

下一句中的泥牛解作师子吼,则引发了对事物本质的思考。泥牛解作师子吼意味着在修行过程中,经过一番变化和颠覆,一个看似平凡的物体也能发出狮子的吼声。这或许表达了对实相的觉悟和对生命的真实本质的洞察。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描述了法岁已周圆,鼻孔失脚口。这里的法岁指的是法界岁数,周圆表示时光的循环与周而复始。鼻孔失脚口则可能指的是人体的感官器官,暗示着禅宗修行者在超越感官和身体束缚的过程中,超脱了尘世的束缚。

最后两句中的大圆觉和七七、四二九,是对佛教中重要概念的提及。大圆觉是指大乘佛教的最高境地,七七和四二九则是佛教中具有特殊意义的数字。这些词语的运用,可能暗示着禅修者在达到大圆觉的道路上,依然依附于佛教的教义和传统。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禅宗的隐喻和佛教的象征,表达了对禅修者修行过程和生活观察的思考。它呈现了禅宗哲理、时间流转和人生境遇的交织,引发读者对于生命、自由、实相和超脱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宗杲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释宗杲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