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呈丑拙。宋代。释宗杲。百二十日夏,日日无空缺。露柱带神通,灯笼呈丑拙。彻不彻,却来棒头为汝决。
《偈颂一百六十首》是宋代释宗杲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百二十日夏,日日无空缺。露柱带神通,灯笼呈丑拙。彻不彻,却来棒头为汝决。
中文译文:
夏季经过了一百二十个日子,每一天都没有间断。露水滴在柱上,具备神秘的力量。灯笼显得丑拙不堪。穿不穿透,却让棒头来为你解答。
诗意:
《偈颂一百六十首》以夏季为主题,通过描绘一系列景象来表达诗人对夏天的感悟和思考。诗中描述了夏季连续的存在,没有一天是空白的。露水滴在柱子上,具有超凡的神奇力量,使人联想到自然界中的奥秘和人与自然的联系。灯笼的形象被描绘为丑拙,暗示了夏季的一种平凡和朴实。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思考的态度,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即灯笼是否穿透真理,而答案则留给读者自己去思考和解答。
赏析:
《偈颂一百六十首》以简洁的语言和意象构建了夏季的景象,并透过景象传达了深刻的意义。诗人通过对夏季景象的描绘,启发读者思考夏季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露水滴在柱子上,象征着大自然中的奥秘和力量,给人以启示和感悟。灯笼的丑拙形象则呈现出夏季朴素的一面,与美丽的自然景象形成了对比。最后两句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引发读者对真理的思考和探索。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递了深远的哲理,给人以思考和启发,展示了宋代诗词的独特魅力。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释宗杲。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