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明心地又如何。宋代。释子淳。三月安居已半过,虚明心地又如何。有求宛然成机巧,无作方能不较多。炉里寒灰香旖旎,岩前枯木叶婆娑。白头人在千峰上,妙唱新丰一曲歌。
《偈二十二首》是宋代释子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三月安居已半过,
春天已过了一半,我安居在这里,
虚明心地又如何。
虚无的明亮心灵又有何用呢?
有求宛然成机巧,
如果有所追求,就会变得巧妙万分,
无作方能不较多。
如果没有任何行动,就能减少烦恼。
炉里寒灰香旖旎,
炉中的冷灰却有细腻的香气,
岩前枯木叶婆娑。
山岩前的枯木叶子在风中摇曳。
白头人在千峰上,
头发已经花白的人站在千峰之上,
妙唱新丰一曲歌。
悠扬地唱着新丰的歌曲。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安居自在的春天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内心清明和不执著的追求。作者认为,虚无的心灵可以避免烦恼,而追求有时候需要巧妙的手段。与此同时,诗中描绘了炉灰中的香气和山岩前枯木叶的摇曳,生动地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妙景色。最后,诗人提到一个白发苍苍的人站在山峰上,歌唱着新丰的曲调,这象征着智者在山林间的宁静和欢喜。
赏析:
《偈二十二首》通过简洁而精确的语言,展示了释子淳对于心灵境界的追求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诗词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一个自在宁静的场景,通过对炉灰、枯木叶等细节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命的感悟。最后的白发苍苍的人唱歌,象征智者在山林间的宁静和心灵的喜悦,展示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于宁静、明亮心灵和追求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释子淳(?~一一一九),俗姓贾,剑门(今四川剑阁县北)人。幼出家大安寺,弱冠为僧。初参玉泉芳禅师,次扣大沩真如之室,后彻證于芙蓉道楷禅师。住邓州丹霞。为青原下十二世,芙蓉道楷禅师法嗣。徽宗宣和元年卒。《嘉泰普灯录》卷五、《五灯会元》卷一四有传。今录诗二百一十首,编为二卷。...
释子淳。释子淳(?~一一一九),俗姓贾,剑门(今四川剑阁县北)人。幼出家大安寺,弱冠为僧。初参玉泉芳禅师,次扣大沩真如之室,后彻證于芙蓉道楷禅师。住邓州丹霞。为青原下十二世,芙蓉道楷禅师法嗣。徽宗宣和元年卒。《嘉泰普灯录》卷五、《五灯会元》卷一四有传。今录诗二百一十首,编为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