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知后更谁知

出自宋代释重顯的《闻百舌鸟送僧》,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ī yīn zhī hòu gèng shéi zhī,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曾来芳树几回飞,烟霭初晴又见伊。
巧语向人莫相笑,知音知后更谁知
()
芳树烟霭:云雾;云气
初晴巧语知音:(名)传说伯牙弹琴,在旁听琴的钟子期能十分准确地理解音乐的含义。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没有人比钟子期更懂得他的音乐,因此不再弹琴。后来用“知音”比喻知己。

《闻百舌鸟送僧》是宋代释重显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闻到百舌鸟送给僧人
曾经多少次从芳树飞来,
烟霭初晴我又看到它。
不要嘲笑它巧妙的语言,
知音知后还有谁知道呢。

这首诗以闻到百舌鸟送给僧人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生灵的赞美和对知音的思念之情。诗中,百舌鸟以其巧妙的语言向人们传递信息,诗人认为我们不应该嘲笑它,而应该欣赏它的智慧和能力。诗人进一步提出,即使我们找到了知音,也不一定能够被后人所理解,这种思念之情和无奈之感在诗中得到了表达。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和思考。它描绘了百舌鸟在芳树上飞翔的情景,通过对百舌鸟巧妙语言的称赞,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知音的渴望。诗人的思想在表面简单的诗句中得以展现,引发读者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联系的思考。

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示了诗人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它以简洁的语言引起读者的共鸣,使人们在赏析中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这种思考和感悟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具有普遍的意义,使得这首诗词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