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不禁寒

出自宋代释智愚的《偈颂二十一首》,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lǎo bù jīn há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
老不禁寒,山边水边曝日。
春归阆苑,长底短底从新。
笙歌丛里贺年朝,锦筵中开寿域。
衲僧门下别有条章,每日蒙头打坐。
不知岁月易迁,直饶拶著不来,谁展钵盂吃饭。
()
阆苑:阆凤山之苑,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旧时诗文中常用来指宫苑。
寿域条章蒙头打坐:1.僧道修行方法的一种。闭目盘腿,手放在一定的位置上,断除妄想。2.泛指静坐。
不知:不知道、不明白。
岁月:光阴;日子。
直饶吃饭:指生活或生存:靠打猎~(以打猎为生)。

《偈颂二十一首》是宋代释智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老不禁寒,山边水边曝日。
春归阆苑,长底短底从新。
笙歌丛里贺年朝,锦筵中开寿域。
衲僧门下别有条章,每日蒙头打坐。
不知岁月易迁,直饶拶著不来,谁展钵盂吃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年迈的僧人的生活状态和思考。诗人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生活中的苦涩和思考的深度。

诗的第一句“老不禁寒,山边水边曝日”,表达了老僧人身体的衰老和体力的不堪,不禁感受到寒冷。他的生活环境是在山间、水边,因此在阳光下晒太阳,但这种暴露并不能完全驱散他体内的寒意。

接下来的两句“春归阆苑,长底短底从新”,描述了春天的到来,也暗示了生命的轮回和变化。阆苑是古代皇家园林,春天的到来标志着新的一年的开始。长底和短底则可能指的是僧人的衣物,象征着物质的变动。

诗的后半部分“笙歌丛里贺年朝,锦筵中开寿域。衲僧门下别有条章,每日蒙头打坐。”描绘了庆祝新年的场景和僧人的修行生活。笙歌、锦筵象征着世俗的繁华和富贵,而衲僧们则过着清净简朴的生活,每天都打坐冥想。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世俗繁华和修行生活的思考。

最后两句“不知岁月易迁,直饶拶著不来,谁展钵盂吃饭”,表达了岁月易逝的无常和对生活的不确定感。直饶拶著不来意味着困扰和困难无法避免,而谁展钵盂吃饭则暗示了对未来生活的疑问。

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传递出老僧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感。通过对世俗与修行生活的对比,诗人呈现了一种对物质与精神追求的思考,以及岁月易逝和人生无常的主题。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智愚

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释智愚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