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五入寂

出自宋代释智愚的《偈颂十七首》,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èr yuè shí wǔ rù jì,诗句平仄:仄仄平仄仄仄。
二月十五入寂,四月八日复生。
虚空开笑口,大地绝人行。
()
复生:复活。
虚空:空虚:内心~。
开笑大地:1.地面;地球表面广阔的土地。:~回春。阳光普照~。2.代指地球:~测量。
人行

《偈颂十七首》是宋代释智愚创作的一组诗词。本作描述了释智愚的修行历程,以及他对生死、空性和人世间的思考。以下是对这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偈颂十七首

二月十五入寂,
四月八日复生。
虚空开笑口,
大地绝人行。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以释智愚自述的方式,表达了他的修行心路历程。"二月十五入寂"意味着他以入定的方式进入了寂静的境界,与纷扰的尘世隔绝开来,达到了超越世俗的境地。而"四月八日复生"则意味着他在修行中重新回到了世间,以更高的境界和觉悟重新面对人生。

"虚空开笑口,大地绝人行"是本诗的核心意象。它通过形象的描绘,表达了释智愚对于生死和存在的深刻思考。"虚空开笑口"意味着宇宙的广袤和无限,它以一种欢笑的方式展现出来,象征着存在的喜悦和智慧的张扬。"大地绝人行"则表达了尘世间的无常和短暂,人类在这个世界上的行走和存在都是暂时的,而大地则是永恒的。

诗词通过对生死和存在的思考,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和智慧。释智愚通过修行,超越了生死的束缚,达到了超越世俗的境地。他意识到宇宙的广袤和无限,以及人类在其中的微小和短暂,从而对生命和存在有了更深刻的体悟。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寄托了作者对生命和存在的深刻思考。通过对生死和空性的描绘,展示了一种超越尘世的智慧和宁静。它让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并引导人们超越世俗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和觉悟的提升。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智愚

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释智愚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