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归明月村。宋代。释智愚。扶过断桥水,伴归明月村。只知途路远,不觉黄昏到。
《颂古一百首》是一首宋代诗词,由释智愚创作。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扶过断桥水,
伴归明月村。
只知途路远,
不觉黄昏到。
中文译文:
我携手渡过断桥之水,
与伴侣一同回到明亮的月亮下的村庄。
只感到道路漫长,
不知不觉已是黄昏时分。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个人行走的场景,表达了人生旅途的孤独与漫长。诗人在行走的过程中,扶过断桥,经过水边,伴随着明亮的月光回到村庄。他只能感受到道路的遥远,却不知不觉间已是黄昏时分。这首诗词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和感慨,表达了对光阴流逝的无奈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人独自行走的情景,将诗人内心的沉思与外在的景物相结合,展现出一种深邃的意境。通过"扶过断桥水"和"伴归明月村"的描写,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水和月亮这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暖的氛围。在行走的过程中,诗人感受到道路的遥远,表达了对沧桑岁月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之情。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人生的孤独和无常,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感慨。
这首诗词既具有宋代诗词的特点,又展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和思考。它的意境清新自然,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时光的流逝,给人以深深的思考。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词,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可以在其中找到共鸣,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释智愚。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