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南塘赵尚书二首

挽南塘赵尚书二首朗读

《挽南塘赵尚书二首》是宋代刘克庄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赵掌端平制,
萧萧素发新。
更生宗室老,
太白谪仙人。
贵矣狨施马,
悲哉笔绝麟。
谁为篆华表,
题作宋词臣。

诗意:
这首诗词是为了挽歌南塘地区的赵尚书而写的。诗人表达了对赵尚书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功绩的赞美。赵尚书在政务上才干出众,清廉正直,以端平之才治理南塘地区,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他是宗室中年纪较长的一位,却能焕发出年轻人的活力和才华。诗中还提到了太白山,称赞赵尚书的品行高尚如仙人一般。然而,诗人同时也表达了对赵尚书的悲伤之情,认为他的才华犹如独角麟一样罕见而珍贵,令人惋惜。最后,诗人希望有人能够以卓越的篆刻技艺,铭刻下赵尚书的功绩和品德,以表彰他对宋朝的贡献。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赵尚书的赞美和悼念之情。诗人通过对赵尚书各方面才能的描绘,展现了他的政治能力、品德和才华的卓越之处。诗中的"赵掌端平制"表明赵尚书在政务上的才干和清廉,"萧萧素发新"则描绘了他为南塘带来的新气象。"更生宗室老"表达了他年纪虽长,却能保持年轻活力的特质。太白谪仙人的比喻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高尚品德。诗人对赵尚书的悲哀之情则从"贵矣狨施马"和"悲哉笔绝麟"中表达出来,形容他的才华珍贵而难得。最后,诗人希望有人能够以篆刻的形式,将赵尚书的功绩铭刻下来,以示纪念和表彰。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短而有力的语言,将赵尚书的才华和品德进行了赞美和悼念,展示了他在政务和品德方面的卓越之处,并表达了对其早逝的惋惜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刘克庄朗读
()

猜你喜欢

绿荷十里吐秋香,湖水掌平如镜。日落云收天似洗,况又月明风静。露逼葭蒲,烟迷菱芡,缩尽寒鸦颈。两枝画桨,柳阴浓处乘兴。
遥想和靖东坡,当年曾胜赏,一觞一咏。是则湖山常不老,前辈风流去尽。我兴还诗,我欢则酒,醉则还草圣。明朝却去,冷泉天竺双径。

()
崑山定飞来,美玉山所有。
山只用功深,刓画岁时久。
峥嵘出峰峦,空洞开户牖。
几书通置邮,一片未入手。
()

霄汉初分列宿光,固陵回首是桐乡。驿程到日齐封尽,乡信回时郢树苍。

莫以官曹殊内外,直须政事抚流亡。老成人物经纶手,遴选应无负庙堂。

()

向来多病更多忧,命与谁谋出怨仇。坐念甘泉方避暑,不知楚泽又悲秋。

长蛇肆毒心犹在,战马何时鞚暂休。横榻故人身卫主,素书能复讯侬不。

()

凭高竟日对斜曛,一片乡心在白云。绕寺磬从天际入,向城帆到水中分。

窗开山色层层见,地抱江声处处闻。便欲忘忧共杯酒,不堪明发更离群。

()
烟瓦叠琉璃,危楼半空倚。
歌钟奉高宴,声来碧云里。
日暮天四垂,黯澹如秋水。
()
番番留我杀鸡多,老齿如今不奈何。
本是年凶甘隔阔,论情非为酒来过。
()
蓐收何在涉层空,三伏炎蒸尚未中。
况复今宵无好月,不知底处有清风。
看云暮暮不为雨,畏日朝朝还自东。
忆昔给孤园里梦,褰裳觅路踏泥融。
()
战伐已闻初卸甲,耘耔却喜近添丁。
前年小稔应堪望,雪后平畴宿麦青。
()
三世一切佛,同入这窠窟。
衲僧唤作辽天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