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中归去正中来

出自宋代释正觉的《送愿上人归乡》,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piān zhōng guī qù zhèng zhōng lái,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溪头买船归鄂渚,一櫂清风夜蟾午。
行尽韶山半月程,白云儿就青山父。
岩头老子末后句,此到将知问不语。
无缝塔前风色高,洞然不隔丝毫许。
丁宁此去快须回,吾家之子要全才。
不坐两头明暗路,偏中归去正中来
阿呵呵,胸次风流知几何。
()
青山父岩头老子:〈名〉春秋末年老聃,即李耳。古代道家主要代表人物。相传《老子》(道家的主要经典)是李耳所作。
不语:不说话;不声张。
风色:指风。风势,风向。泛指天气。风光,景色。形势,动静。风的颜色。

《送愿上人归乡》是宋代释正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送愿上人归乡,
在溪头买船回到鄂渚,
一只船只,
在夜晚的清风中行驶,
月亮高挂在天空中。
行程已经过了韶山的一半,
白云儿回到了青山父亲的怀抱。
在岩头,老子的话已经没有了后续,
到了这里,将知道的问题无法得到回答。
无缝塔前风景如画,
洞里的景色清晰可见,
仿佛毫无阻隔。
丁宁,你要快速地返回,
我的家中的子弟必须成为全才。
不要走两条暗道,
偏向中途回来。
啊,胸怀风流的人,
你知道有多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送别愿上人归乡的场景。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感受,表达了对愿上人的祝福和思念之情。

诗的开头描述了船只从溪头出发,乘着清风,在夜晚的月光下驶向鄂渚。这里使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安宁祥和的氛围。

接着,诗人用"行尽韶山半月程"来表示旅途已过一半,表达了对愿上人的祝福和期待,希望他能平安归来。"白云儿就青山父"则是以亲切的方式表达对愿上人的亲密关怀。

而"岩头老子末后句,此到将知问不语"这两句,则表达了对愿上人修行的深思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这里的"老子"指的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暗示了愿上人修行的高深和智慧。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风景如画的无缝塔前景象。塔前的风景被描绘得非常清晰,仿佛没有任何障碍,这可能是诗人对愿上人修行成果的赞美。

最后两句"丁宁此去快须回,吾家之子要全才。不坐两头明暗路,偏中归去正中来。阿呵呵,胸次风流知几何"则表达了对愿上人的期望,希望他能快速回来,并成为全才。诗人强调不要走两条暗道,而是要回到正中间的路上,这是对愿上人修行的引导和鼓励。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愿上人的祝福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念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对愿上人修行道路的思考和期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