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报龙天并八部。宋代。释印肃。咦,好辨心,以此三法为三昧,无量无边世不会。我今修供佛众生,万圣千贤悉同共。摩诃般若味真如,十波罗蜜同受用。大家著力要精专,一粒微尘不许动。为报龙天并八部,莫入厨中乾打閧,监斋使者在眼前,守护普庵无罅缝。针劄不入起馨香,十八元来佛不共。
《香积厨法语》是宋代释印肃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的“香积厨法语”意指烹饪中的净化与修行之法。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修行的理解和追求。
诗意:
诗人首先表达了自己对修行的热诚和决心。他将修行分为三个阶段,称之为“三法”,并将其视为一种心境的修行,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他认为这种修行是无边无量的,世人无法理解和体会。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修行的目的和动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修行来回报众生,与万圣千贤共同追求真理。他提到了“摩诃般若”和“十波罗蜜”,这是佛教中的重要概念,分别代表智慧和修行的境界。
诗人在诗中强调了修行的专注和精进。他比喻自己的专注力如同一粒微尘,不容动摇。他提醒人们不要在厨房中引起骚动,以免打扰到修行。他还提到了监斋使者在眼前,意味着修行需要时刻保持警觉和自律。
诗人最后提到了针劄和十八元,这是佛教中的法器和供养物品,表示修行者要保持清净和敬畏的心态,不与俗世混杂。他强调修行者与佛陀的共通之处,但又指出修行者的修行要高于一般众生。
赏析:
《香积厨法语》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修行的追求和理解。诗词中运用了佛教的修行理念和象征,融入了烹饪与修行的对应关系,使诗词富有独特的意境和哲理。
诗人通过抽象的表达方式,描述了修行的内在境界和修行者的心态。他提到的“三法”、“摩诃般若”和“十波罗蜜”等佛教概念,为诗词增添了深度和禅味。
诗人的表达方式简练而有力,通过对修行的描绘,引发读者对内心修行和生活中专注的思考。诗词中的形象描写和比喻手法生动而富有启发性,使读者更易于理解和感受其中的诗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主题和表达方式,展现了诗人对修行的追求和理念,同时也给读者带来了对于生活和修行的思考和启示。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