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读《山海经

和陶读《山海经朗读

《和陶读《山海经》》是苏轼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郑君故多方,
元翁所亲指。
奇文二百篇,
了未出生死。
素书在黄石,
岂敢乱跪履。
万法等成坏,
金丹差可恃。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轼写给陶渊明的,表达了对陶渊明的敬仰和对《山海经》的评论。诗中提到了郑君和元翁,分别指陶渊明和苏轼自己。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家,他的作品被称为奇文,二百篇指的是他的作品数量。诗中表达了对陶渊明的赞美,认为他的作品超越了生死的界限。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朴素的语言表达了苏轼对陶渊明的敬仰和对《山海经》的评价。诗中的“郑君”指陶渊明,他是苏轼非常敬仰的文学家。通过称陶渊明为郑君,表达了对他的友情和敬意。而“元翁”则是指苏轼自己,他以自己与陶渊明的交情来表达对陶渊明的称赞。

诗中提到的《山海经》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地理、民族和神话的著名文献,被认为是古代地理学的奠基之作。苏轼称赞陶渊明的作品超越了生死的界限,意味着他的作品具有永恒的价值。通过引用《山海经》这部古代经典,苏轼展示了自己对古代文化的熟悉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整首诗用简短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思想,展示了苏轼对陶渊明的仰慕之情和对古代文化的推崇。这首诗词既是对陶渊明的赞颂,也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展现了苏轼作为一位文化人的情怀和对古代文学的热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烟光上了。天淡孤鸿小。一派角声听渐杳。吹冷西风残照。

平安火映谯楼。旌旗半卷城头。写入屏山几曲,乡心历乱边愁。

()

便琼花也怎和他,二十四番风战。瘦影上窗微闪。

欲语怜娇喘。

()

年年云锦织天孙。银汉无情劳梦魂。乌鹊声声隔岸闻。

怨黄昏。烟锁琼楼月到门。

()

长夜不成寐,船窗小月明。岸花醒酒气,人语落江声。

作客经年惯,闲愁镇日生。又逢佳节近,惆怅故园情。

()

横斜孕蕊。过春竿候月,冷葩慵试。记年年、小白蔫红,斗点点星毬,綵棚檐底。

听说寒轻,最好是、今年天气。步莎阶渐软,竹外旧枝,暗苔愁倚。

()

芦边绽了芙蓉。钓鱼矶上秋风。月色今宵定浓。露华香重。

粉丝偷占芳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