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劫猕猴佩苦辛。宋代。释印肃。食时辰,金牛作舞笑忻忻。漆桶漆桶吃来□,参方谁识老婆心。佛祖意,只如今,且无自己及他人。雪峰指作一面镜,轮劫猕猴佩苦辛。
《十二时歌》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为释印肃。这首诗以描述食时辰为主题,表达了时光流转、人事易变的哲理,同时也包含了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生活的领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食时辰,金牛作舞笑忻忻。
漆桶漆桶吃来□,
参方谁识老婆心。
佛祖意,只如今,
且无自己及他人。
雪峰指作一面镜,
轮劫猕猴佩苦辛。
这首诗的诗意深邃而富有哲理。诗人以食时辰为引子,描述了金牛欢快跳舞的情景,传递出时光流转的意象。漆桶漆桶吃来□的表达形象生动,暗喻人们在时光消逝中匆匆吃喝,而忽略了人生的真谛。参方谁识老婆心,表达了人性的复杂和难以被他人完全理解的情感。佛祖意,只如今,且无自己及他人,表明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认为人们应当珍惜当下,不负自己,也不对他人抱有太多期待。雪峰指作一面镜,轮劫猕猴佩苦辛,通过比喻雪峰(指高山)成为一面镜子,映照出人们在轮回中承受的痛苦和辛酸。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通过对时光流转和人性的思考,呈现了生命的脆弱和不可捉摸的特性。诗人以食时辰为引子,将人们匆匆忙忙的生活与时光的悄然流逝相对照,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同时,诗中的参方谁识老婆心和雪峰指作一面镜等比喻手法,深化了诗意的表达,将人性的复杂和生活的辛酸巧妙地融入其中。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人性的反思。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短暂,同时也引发对自己和他人的思考,唤起珍惜当下、关爱他人的情感。这首诗词以其细腻而含蓄的表达方式,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思索,并带来一种深层次的触动。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