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用语默处。宋代。释印肃。莫要问前程,何方不现成。动用语默处,不欠一微针。
诗词:《金刚随机无尽颂·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译文:
莫要问前程,
何方不现成。
动用语默处,
不欠一微针。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出自宋代释印肃之手,题为《金刚随机无尽颂·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一种深邃的思考,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行为的境界。
首句“莫要问前程”,表达了一种超越功利追求的态度。前程指的是个人的未来发展和成就,而诗人告诫人们不要过分关注这一点,暗示人生的价值不在于追逐功名利禄,而是在于其他方面的实现。
接着,“何方不现成”这句诗句,传递了一种豁达和宽容的心态。它意味着无论身处何地,都有机会发现现成的美好。诗人在这里引导读者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人生,不要过于追求外在的变化和奇迹,而是学会在当下中发现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下两句“动用语默处,不欠一微针”,强调了内心的力量和善行的重要性。语默指的是内心的修炼和自我反省,而不欠一微针则表示不欠缺任何微小的善行。这种内在的修炼和善行的实践,对于培养纯净的心和追求真正的善良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一种超越功名利禄的态度,告诫人们不要过分追逐外在的变化和成就。它强调了内心的修炼和善行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当下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和满足。这首诗词呈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引导人们在善行与内心平静中寻求真正的意义和价值。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