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乘尊者记

出自宋代释印肃的《赞三十六祖颂》,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ù chéng zūn zhě jì,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降生月氏国,名鸠摩罗多。
宿乘尊者记,不二阿弥陀。
()
降生:(动)出世(多指宗教的或其他方面的著名人物)。[近]出生|诞生。

《赞三十六祖颂》是宋代佛教僧人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的内容描述了释迦牟尼佛降生在月氏国,名为鸠摩罗多,经历了宿命尊者的记忆,最终成就了无二阿弥陀佛的故事。

诗词的中文译文:
赞三十六祖颂

降生月氏国,名鸠摩罗多。
宿乘尊者记,不二阿弥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赞颂佛陀的故事为主题,通过描述佛陀的降生和修行之路,表达了对佛陀智慧与慈悲的敬仰和赞美。

首句“降生月氏国,名鸠摩罗多”,表明佛陀在月氏国诞生,并命名为鸠摩罗多。这里的月氏国是佛教文献中对佛陀降生地的一种说法。佛陀的降生象征着智慧和慈悲的来临,为众生带来救度和解脱的希望。

接着,“宿乘尊者记”一句指的是佛陀在修行之前曾经是一位乘尊者,也就是指佛陀在前世中修行的记忆。这里暗示着佛陀的前世修行与今生成佛的关系,强调佛陀的修行历程和超凡成就。

最后一句“不二阿弥陀”则是表达了佛陀最终成就无二阿弥陀佛的境地。这里的“不二”表示无二之境,即佛陀与阿弥陀佛的境界和智慧完全融合,达到了无尽的智慧和慈悲,成为了无二阿弥陀佛。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佛陀的降生和修行历程,表达了对佛陀智慧和慈悲的赞美和敬仰。同时,诗意中蕴含着佛法的核心思想,引导人们朝向智慧和解脱的道路,寄托了追求真理和平静的人生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