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恐自狐疑

出自宋代释印肃的《金刚随机无尽颂·尊重正教分第十二》,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ǐ kǒng zì hú yí,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塔庙比摩尼,觉了不修持。
身中真舍利,只恐自狐疑
()
狐疑

《金刚随机无尽颂·尊重正教分第十二》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对佛教正统教义的尊崇和对修行者内心疑虑的思考。

诗词中描述了一个场景,即在塔庙中有一尊摩尼佛像,但是作者却感到自己修行不足,产生了疑虑。作者提到自己内心中有一颗真正的舍利子,舍利子是佛教中具有象征意义的圣物,代表着佛陀的智慧和慈悲。然而,作者担心自己的内心是否真正地理解和接受了佛教教义,是否能够真正地修行。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可能是:

塔庙中摩尼佛像比临,
感悟却空虚难维持。
心中藏有真正舍利,
唯恐自我怀疑不已。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内心的疑虑和不安,表达了对于信仰和修行的思考。作者明白自己的修行之路并不容易,他对自己的修行成果感到不满,担心自己是否能够真正理解佛教教义,是否能够坚定地修行下去。这种内心的疑虑和挣扎在修行者中是常见的,它们反映了一个人对于自己信仰和修行的追求和探索。

这首诗词中的「金刚随机无尽颂」是释印肃创作的一部佛经,表达了不断修行、不断追求的意义。通过描绘作者内心疑虑的情景,诗词呈现出一种精神上的探索和自我反省的态度。它提醒读者要对自己的信仰和修行保持警觉,不断追求真理,不断超越自我。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内心的思考和疑虑,使读者对于自身的信仰和修行产生共鸣。它通过对内心挣扎的描绘,表达了对佛教正统教义的尊崇和对修行道路的坚持。这种对内心深处的自我探索和追求是佛教修行者常常面临的挑战,也是人们在信仰和哲学方面所面对的普遍问题。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