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时安稳见来秋。宋代。释印肃。妄执迷流不肯休,所以今生逐女流。如今眼界浑尘染,几时安稳见来秋,莫误前途成业网。目连成佛已绸缪,开心放旷依儿得,不著高峰见毗丘。
这首诗词是《偈颂三十首》,由宋代的释印肃创作。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偈颂三十首》
妄执迷流不肯休,
所以今生逐女流。
如今眼界浑尘染,
几时安稳见来秋,
莫误前途成业网。
目连成佛已绸缪,
开心放旷依儿得,
不著高峰见毗丘。
译文:
错误地执着迷恋不肯停止,
因此今生追随着女人的流动。
眼界如今已被尘染混浊,
何时才能安稳地看到秋天的来临,
不要误入前途的业网。
目连已经准备成佛,
心开放,自由自在地依儿得,
不再固执于高峰,见到毗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个人在修行的旅程中所面临的困扰和迷惑。作者以佛教的视角,探讨了人们对欲望的执着与追逐,以及如何超越这种束缚,达到心灵的自由和安宁。
诗中的“妄执迷流不肯休”揭示了一种对欲望的无止境追求,使人无法停下来思考和反省。作者通过“今生逐女流”这一意象,将人们对于感官享受的追求比喻为追随女人的流动,暗示了欲望的无常和无穷。
然而,作者在描绘眼界“浑尘染”时,表达了对于现实世界的厌倦和渴望摆脱凡尘的愿望。他希望能够在内心的宁静中找到安稳,等待着内心的秋天到来,即心灵的归宿。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警示读者不要陷入追求功名利禄的陷阱,避免误入前途的业网。他提到目连已经准备成佛,这里目连是佛教中的一位菩萨,象征着智慧和觉悟。通过目连的形象,作者呼唤人们要超越功利的追求,追求内心的真正解脱。
最后两句“开心放旷依儿得,不著高峰见毗丘”,表达了作者的心境。他主张开放心胸,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不再固执于名利地位,而是能够看到更高深的境界,见到内心的毗丘,即佛法的真谛。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佛教的哲理,探讨了人们在欲望与修行之间的抉择和挣扎。它提醒我们要超越世俗的追求,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解脱,以达到真正的幸福和智慧。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