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刹海性含融

出自宋代释印肃的《颂证道歌·证道歌》,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í fāng shā hǎi xìng hán róng,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执指为月枉施功,一处明时两处通。
月形兼指无交涉,十方刹海性含融
()

诗词:《颂证道歌·证道歌》
朝代:宋代
作者:释印肃

中文译文:
执指为月枉施功,
一处明时两处通。
月形兼指无交涉,
十方刹海性含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颂证道歌·证道歌》。诗中以富有象征意味的言辞,表达了对证道之理的赞颂和探讨。

首句"执指为月枉施功",意味着执持指引如同月亮的光辉,虽然在施展力量时可能会有所枉费,但却能够引导人们获得真知灼见。

接下来的"一处明时两处通",表达了只有一个地方明亮时,两个地方才能互相通达。这里可以理解为在修行证道的过程中,只有当一个地方实现明悟时,其他地方才能够相应地得到启发和领悟。

"月形兼指无交涉"这一句中,作者以月亮的形象来比喻指引的作用,指引并不需要直接交涉,而是通过自身的光芒照亮万物,让众生能够自行领悟。

最后一句"十方刹海性含融",表达了十方众生和广袤海洋的本性都融含着证道的真理。这里的"刹海"指的是广大的沧海,代表着世间万物,而其中的性质都包含着证道的智慧和真理。

整首诗以抽象的象征意象,描述了证道之道的特性和普遍性。通过月亮的光辉、明悟的渗透以及众生和大海的内在融合,作者传达了证道的重要性和普遍适用性。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呈现了对证道之道的赞颂,启迪读者思考人生和修行的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