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得庞公无二解。宋代。释印肃。达人相见无交涉,不落丹霞正自瞒。赖得庞公无二解,迎来送去一般般。
诗词:《颂古九十八首》
朝代:宋代
作者:释印肃
《颂古九十八首》是宋代释印肃的一首诗词作品。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达人相见而无需言辞交涉的默契和心灵交流的美好。它描述了两位达人在一起时,无需言语就能互相理解,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宁静而自然。
这首诗词的译文暂时无法提供,但我们可以从诗意和赏析角度来分析它。
诗意:
《颂古九十八首》表达了一种默契和理解的情感,不需要言辞的交流,而是通过心灵上的互通。达人们在相见的时候,不需要用语言去表达,他们彼此的理解已经超越了言辞的局限,仿佛在山间流水之间,互相感悟彼此的心境与思想。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表达,展现了两位达人之间的默契和心灵交流。诗中提到的"丹霞"和"庞公"等词语,可能是隐喻或象征,代表着高尚的境界和智慧。作者通过这些意象,将读者引入一种超越言语的境界,使人们能够感受到两位达人的默契和理解。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一种超越语言的交流方式,强调了心灵的共鸣和默契的重要性。它提醒我们,有时候言语是有限的,而真正的理解和交流需要更深层次的感知与共鸣。这首诗词通过抽象的意象和富有想象力的表达,给人以启示,让人思考心与心之间的沟通方式。
总之,《颂古九十八首》以简洁而抽象的语言,描绘了达人之间的默契和心灵交流,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超越言辞的美好境界。它是一首富有哲理和启示的诗词作品,引导人们去思考和追求更深层次的交流和理解。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