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九十八首

颂古九十八首朗读

诗词:《颂古九十八首》
朝代:宋代
作者:释印肃

《颂古九十八首》是宋代释印肃的一首诗词作品。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达人相见而无需言辞交涉的默契和心灵交流的美好。它描述了两位达人在一起时,无需言语就能互相理解,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宁静而自然。

这首诗词的译文暂时无法提供,但我们可以从诗意和赏析角度来分析它。

诗意:
《颂古九十八首》表达了一种默契和理解的情感,不需要言辞的交流,而是通过心灵上的互通。达人们在相见的时候,不需要用语言去表达,他们彼此的理解已经超越了言辞的局限,仿佛在山间流水之间,互相感悟彼此的心境与思想。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表达,展现了两位达人之间的默契和心灵交流。诗中提到的"丹霞"和"庞公"等词语,可能是隐喻或象征,代表着高尚的境界和智慧。作者通过这些意象,将读者引入一种超越言语的境界,使人们能够感受到两位达人的默契和理解。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一种超越语言的交流方式,强调了心灵的共鸣和默契的重要性。它提醒我们,有时候言语是有限的,而真正的理解和交流需要更深层次的感知与共鸣。这首诗词通过抽象的意象和富有想象力的表达,给人以启示,让人思考心与心之间的沟通方式。

总之,《颂古九十八首》以简洁而抽象的语言,描绘了达人之间的默契和心灵交流,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超越言辞的美好境界。它是一首富有哲理和启示的诗词作品,引导人们去思考和追求更深层次的交流和理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朗读
()

猜你喜欢

往年曾约郁金床,半夜潜身入洞房。怀里不知金钿落,

暗中唯觉绣鞋香。此时欲别魂俱断,自后相逢眼更狂。

()
报我新诗疾转舠,论文始信赖薰陶。
追风定见骥千里,鸣野今闻鹤九皋。
看剑为君倾薄酒,张弓何日畏春醪。
不烦更问珊瑚树,旧绣年来拆海涛。
()

白鬓负人望,今见玉棺成。高隐五十载,画苑推耆英。

箧贮宣和谱,图藏佛菻形。九朽岂颊拟,一笔能写生。

()

留得尚书旧简编,朝暾夕照读颓然。有时得意尝沽酒,燕麦花香一榻眠。

()

空中窴至理,彼我两俱忘。

自有心如铁,宁嫌鬓似霜。

()

徜徉水南寺,青山在指顾。
山中八洞列,天巧于此觑。
谁谓宝方小,方是洞天数。

()

胧月黄昏亭榭。池上秋千初架。燕子说春寒。杏花残。
泪断愁肠难断。往事总成幽怨。幽怨几时休。泪还流。

()

教忠母训似严君,夷险谆谆励立勋。敢效闲居夸晏乐,差将无死答恩勤。

闻归款信思难定,溯别悲欣转莫分。一夕凝思浑若岁,频年何以度忧熏。

()
圜丘驰道草芊芊,旷典重逢御极年。
圣寿长如南至日,皇恩高似北溟天。
葭灰应气迎邹律,松籁含风入舜弦。
最羡翰林供奉客,挥毫先进庆云篇。
()
偶向武林游,曾于天竺住。
明日欲离山,晴霞故变雨。
()

溪山佳处不须招,未到心旌每动摇。渐喜田园挽陶令,敢将笔砚伏君苗。

黑云含雨迷江馆,白鸟冲烟映市桥。回首海宁惊谪梦,挽舟犹记笏垂腰。

()

自我遣明月,终夜照君屋。婵娟未解情,只在阶前宿。

()
叠鼓新歌百样娇。
铜丸玉腕促云谣。
揭穿飞瓦雹声焦。
九曲池边杨柳陌,香轮轧轧马萧萧。
()
船蓬深闭膝难安,四面千峰不得看。
莫厌霏微闷人雨,插秧怕热爱轻寒。
()
一度春来一度新,翠光长得照龙津。
君王自爱天然态,恨杀昭阳学舞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