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与无闻。宋代。释心月。这慈尊,曾自赞。煮不熟,烧不烂。有软顽,没思算。秤须弥重四两,量虚空阔丈半。更有白{左亻中纟右刀}不是处,付与无闻,从公理断。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广福聪长老画无准顶相请赞》
这位慈悲的长老,自称有过人之处。他煮的东西不够熟,烧的东西不够烂。他有柔软的一面,却没有计谋思虑。他用秤称量须弥山的重量,却测量不了虚空的广阔。还有一些白色的事物,无法定位,被付与无名之地。只有公理的判断能够解答。
诗意:
这首诗词以一种幽默、反讽的方式描绘了一个自称为慈悲长老的人物。长老自诩有过人之处,但在实际生活中却表现得不够成熟、不够明智。他对物事的衡量和判断都显得不准确,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和无限的广阔。另外,诗中还暗示了有些事情是模糊、无法解释的,只有公理和理性的判断才能得出答案。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夸张和对比手法,通过描述长老在煮熟食物和烧烂东西上的失败,以及他对须弥山和虚空的测量困难,表达了长老在智慧和洞察力上的欠缺。同时,诗中提到的"白色的事物"和"无闻"给人以模糊和神秘的感觉,暗示了人生中存在一些无法理解和解释的事物。最后一句"从公理断"强调了理性和公正判断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幽默的方式揭示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陷入迷惑和困惑的状态,强调了理性思考和公正判断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历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隐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为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
释心月。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历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隐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为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