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金之炉。宋代。释心月。烹金之炉,铸人之模,净名一默。国师三呼,你诸人又向甚麽处摸索。
诗词:《偈颂一百五十首》
作者:释心月
朝代:宋代
译文:
烹金之炉,铸人之模,
净名一默。国师三呼,
你诸人又向甚麽处摸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来自宋代释家高僧释心月的《偈颂一百五十首》。诗中运用了隐喻和寓言的方式,表达了深远的哲理。
首先,烹金之炉和铸人之模是一种形象生动的比喻,意味着人们在世间的修行过程中,就像是被烹制的黄金,被铸造的模型,经历了磨砺和塑造,以达到精神的净化和完善。
接下来,净名一默是对修行者的要求。净名指的是无私无欲的清净心境,一默表示守口如瓶,不随意言谈。这种修行态度和内心的沉静能够帮助人们超越尘世的浮躁和纷扰,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国师三呼是对修行者的呼唤。国师指的是高僧、导师,三呼表示导师的再三呼唤和期待。这里的国师可以被理解为智慧和启迪的象征,呼唤着修行者们去探索更高层次的境界和真理。
最后一句“你诸人又向甚麽处摸索”是对修行者的问询。摸索意味着探索、寻找和追求,这里作者在问修行者们,你们又在追寻什么?它是对修行者们的思考和反省,提醒他们要不断地追求真理和智慧,不断提升自己。
这首诗通过隐喻和比喻的手法,表达了修行者们在人生道路上的追求和探索,强调了内心的净化和平静,以及智慧的指引和导师的呼唤。它提醒人们要坚持修行,不断追求真理和智慧,超越尘世的纷扰,达到内心的宁静与升华。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历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隐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为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
释心月。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历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隐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为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