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友人移居白下。明代。王稚登。南朝山色近移家,朱雀桥通路狭斜。宛水月从江树出,敬亭云被苑墙遮。横舟渡口寻桃叶,沽酒村边问杏花。闻道章台街畔柳,不堪系马只藏鸦。
诗词:《宣城友人移居白下》
南朝山色近移家,
朱雀桥通路狭斜。
宛水月从江树出,
敬亭云被苑墙遮。
横舟渡口寻桃叶,
沽酒村边问杏花。
闻道章台街畔柳,
不堪系马只藏鸦。
【中文译文】
南朝的山色近在移家,
朱雀桥上的路崎岖狭窄。
宛水月光从江边的树上升起,
敬亭的云被苑墙遮挡。
横渡船桥寻找桃叶,
在村边买酒时询问杏花的消息。
听说章台街畔的柳树,
无法系马,只有乌鸦独自栖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的友人离开宣城,迁往白下的情景。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文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惋惜之情。
首先,诗人以南朝山色近移家的描绘,展现了友人离开宣城的近在眼前的感觉,山色的壮丽与离别的无奈相互映衬。接着,朱雀桥通路狭斜的描写,突出了友人离开时道路的险阻和曲折,形象地表达了离别的困难。
然后,宛水月从江树出,敬亭云被苑墙遮,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友人离开后,诗人对美好回忆的怀念之情。宛水流淌,月光照亮江边的树木,敬亭的云被苑墙遮挡,这种景象与友人离去后的思念相呼应,增添了离别的忧伤和无奈。
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友人离开后的寻找心境。横舟渡口寻桃叶,沽酒村边问杏花,表达了诗人寻觅友人的踪迹,希望了解友人的近况,但徒劳无果。闻道章台街畔柳,不堪系马只藏鸦,柳树下只有乌鸦栖身,没有友人的身影。这种寂寞和失望,更加凸显了友人离去后的孤独和惋惜之情。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描写细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与离别情感的交融,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离去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和孤独的体验。整体氛围幽寂,给人以深思和回味之感,使人对友情和别离的主题产生共鸣。
湘中杂言(四首)。明代。杨基。指点鸥飞处,人间是岳州。湘潭山乱出,江汉水兼流。深竹新祠宇,飞花旧酒楼。平生巴楚梦,明日洞庭游。
秘阁张丈简寂之篇韵高难继别赋五字以谢来贶。宋代。朱熹。劳农会稽宅,息驾丹元乡。丹元不可见,翠壁空云房。是时中春月,暄风发新阳。白水注幽壑,绿树敷崇冈。俯听足怡悦,仰观共徜徉。班坐得瑶草,倾壶出琼浆。长吟游仙诗,乱以招隐章。忽忽林景西,踌躇申慨慷。坐上江海客,兀傲须眉苍。逸气迈霄汉,英词吐琳琅。思与泉石胜,韵随笙鹤翔。追游不敢及,咏叹可能忘。
癸酉九秋下浣菊宴赠诗十四首 其十二 赠徐老世兄再思。清代。祝廷华。江山寻旧话,泉石缔新盟。世变苦难问,予心滋不平。怆怀狮未醒,矫首鹤长鸣。铁板唱东去,咨嗟无限情。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 其六。明代。王夫之。生缚奉先双腕急,曹瞒未是出群才。已知辖凤妖翎幻,难割泥龙左耳乖。覆醢铜青蚀铁骨,无盐水墨写桃腮。千寻偃盖秦封树,总给寒垆一夜柴。
夏日苦热同长孙主簿过仁寿寺纳凉。唐代。杨巨源。火入天地垆,南方正何剧。四郊长云红,六合太阳赤。赫赫沸泉壑,燄燄燋砂石。思减祝融权,期匡诸子宅。因投竹林寺,一问青莲客。心空得清凉,理證等喧寂。开襟天籁回,步履雨花积。微风动珠帘,惠气入瑶席。境闲性方谧,尘远趣皆适。淹驾殊未还,朱栏敞虚碧。
秋夜纳凉。明代。田登。暑退蝉鸣秋气清,傍檐枯坐旅愁并。香沈夜榻疏灯暗,云捲晴空孤月明。覆载敢忘犬马报,江山终结鹭鸥盟。天涯此日还为客,后夜清光何虚盈。
夜梦亦好园。宋代。喻良能。薄宦思归切,天涯秋气深。一番南国梦,千里故园心。历历湖边路,悠悠沙上禽。横枝清绝处,何日复追寻。
寄襄陵丁广文。明代。薛瑄。风雪匆匆老岁华,往来三宿广文家。名香泛霭薰瑶席,书烛分光照紫霞。别路迥惊汾水远,离情长绕晋山斜。多君凤穴风流在,拟向鹓班次第誇。
雪遍梅花,素光都共奇绝。到窗前、认君时节。下重帏,香篆冷,兰膏明灭。梦悠扬,空绕断云残月。沈郎带宽,同心放开重结。褪罗衣、楚腰一捻。正春风,新著摸,花花叶叶。粉蝶儿,这回共花同活。
粉蝶儿·雪遍梅花。宋代。毛滂。雪遍梅花,素光都共奇绝。到窗前、认君时节。下重帏,香篆冷,兰膏明灭。梦悠扬,空绕断云残月。沈郎带宽,同心放开重结。褪罗衣、楚腰一捻。正春风,新著摸,花花叶叶。粉蝶儿,这回共花同活。
寄陈教授敏 其一。元代。郭奎。敬亭山下故人家,谷雨晴时正摘茶。我似卢仝酷相好,春深休寄杜鹃花。
答陈梅所送小儿会试。明代。区越。野屏分影夹江清,官老无谋学有程。漠漠云霞三亩宅,劳劳书卷十年灯。花于蓓蕾先偷眼,马出骊黄外得名。清世有才须致主,几家云路贴天行。
烛影摇红。宋代。方岳。辇路融晴,宫云逗晓青旗报。梅边香沁彩鞭寒,初信花风到。笑语谁家帘幕,镂冰丝、红粉绿闹。髻横玉燕,鬓颤琼幡,不能知掉。看见春来,麴尘微涨催兰棹。娇横拂略上柔条,等得莺眠觉。引出千花万草。喜搀先、椒盘竹爆。问谁天上,瑶帖初供,玉堂归儤。
吴苑思。唐代。陈陶。今人地藏古人骨,古人花为今人发。江南何处葬西施,谢豹空闻采香月。
谈诗 其二。明代。方孝孺。前宋文章配两周,盛时诗律亦无俦。今人未识昆崙派,却笑黄河是浊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