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峰末上能行令

出自宋代释惟一的《颂古三十六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iǔ fēng mò shàng néng xíng lìng,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自己将来更问谁,须弥还更戴须弥。
九峰末上能行令,免得重重涉水泥。
()
须弥:原是梵文音译,相传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名山”。据佛教观念,它是诸山之王,世界的中心,为佛教的宇宙观。
行令:(动)行酒令:猜拳~。
免得:(连)以免;省得:事情办好后要与家人联系,~家里的人担心。
水泥:由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钙、氧化铁和氧化镁,在窑内一起煅烧并研磨成为极细的粉末,是一种建筑材料。

《颂古三十六首》是宋代释惟一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古代传说中的须弥山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于自身未来的追问和对困境的超越。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自己将来更问谁,
须弥还更戴须弥。
九峰末上能行令,
免得重重涉水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和未来的思考。第一句"自己将来更问谁"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迷茫和困惑,暗示他对于自身命运的不确定性,无法得到确切的答案。"须弥还更戴须弥"这句诗意深远,须弥山是佛教中的一座神圣山峰,象征着无尽的困境和挑战。诗人用"须弥"这个比喻,表达了自己在面对困境时的勇气和决心,愿意战胜一切困难。

接下来的两句"九峰末上能行令,免得重重涉水泥"描绘了诗人攀登九峰的场景。这里的"九峰"可以理解为九重困境或九次挑战,诗人要顶着巨大的压力和艰难,去克服一切阻碍,达到成功的目标。"行令"表示诗人要行走在道路上,不畏艰险,不受困扰,坚定地向前迈进。"重重涉水泥"象征着阻碍和困难,诗人希望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沉重和挫折。

整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追问和对于困境的超越。诗人坚定地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表达了自己战胜困境的决心和勇气。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形象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奋斗,鼓舞人们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梦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惟一

释惟一,法眼之孙。神宗时主嘉禾天宁寺(《宋诗纪事》卷九二)。...

释惟一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