衲僧家向南北东西

出自宋代释绍昙的《偈颂一百零四首》,诗句共8个字,诗句拼音为:nà sēng jiā xiàng nán běi dōng xī,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八月秋,何处热,尽大地,一团铁。
衲僧家向南北东西,草鞋跟踏得裂,拄杖头挑得折。
蓦劄相逢,德山棒,临济喝,百怪千妖,如何计结。
{左口右恶},邪法难扶,莫说莫说。
()
大地:1.地面;地球表面广阔的土地。:~回春。阳光普照~。2.代指地球:~测量。
鞋跟:鞋跟xiégēn鞋子的后跟。
拄杖:1.执持。三国魏曹操《陌上桑》:“食芝英,饮醴泉,拄杖桂枝佩秋兰。”2.支撑着拐杖。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韩康伯病,拄杖前庭消摇。”宋苏轼《次韵参寥寄少游》:“当年步月来幽谷,拄杖穿云冒夕烟。”3.手杖,拐杖。唐钱起《题延州圣僧穴》诗:“四时树长书经叶,万岁巖悬拄杖籐。”宋陆游《晚步江上》诗:“高柳阴中扶拄杖,平沙稳处据胡牀。”明马愈《马氏日抄·憨皮袋》:“乃贯休所画弥勒佛像,横一拄杖挑皮袋於背,腰间曳一蕉扇。”鲁迅《故事新编·理水》:“‘禹来治水,一定不成功,如果他是鲧的儿子的话,’一个拿拄杖的学者说。”
蓦劄相逢:1.相遇。2.彼此碰见。
计结

《偈颂一百零四首》是宋代释宗绍昙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的内容描述了一个衲僧在八月的炎热夏天中四处行走的情景。诗中描绘了衲僧走过大地的情景,形容他的草鞋已经磨损得裂开,拄杖的头也破损了。他突然遇到一个叫德山的棒子,这个棒子似乎有着神奇的力量,能够对付百怪千妖,但却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个法宝。最后,诗中表达了作者的建议,即不要谈论邪法,也不要去尝试这种邪法。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衲僧的形象和他在世俗纷扰中的遭遇。通过描写衲僧的行走和他所面临的困境,诗中展现了一种禅宗的境界和生活态度。衲僧出家修行,摒弃了尘世的名利,但在行走中却仍然面临各种世俗的干扰和困境。德山棒象征着一种神奇的力量,但作者并不推崇邪法,而是告诫人们不要追求不正当的手段来解决问题。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以及对衲僧形象和德山棒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淡泊境界和修行者面对世俗诱惑的坚定态度。诗中融入了禅宗的哲理,提醒人们要坚守正道,远离邪法。整首诗词以叙事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修行者应有的慎重态度和道德准则,具有一定的教诲意味。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禅宗思想,表达了对尘世的超脱和对修行者应有的慎重态度。它通过形象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引发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和对追求真理的思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绍昙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释绍昙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