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趁新诗挽物华

出自宋代释绍嵩的《贻康兼善》,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ào chèn xīn shī wǎn wù huá,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遍绕篱边日渐斜,尽无鸡犬有鸣鸦。
风凋古木秋阴薄,烟琐西山暝色赊。
题柱未期归蜀国,系船长得傍芦花。
云林好处欲留脚,要趁新诗挽物华
()
遍绕暝色未期船长:船长chuánzhǎng一艘船的总负责人
芦花:(名)芦苇花轴上密生的白毛。
云林:1.隐居之所。唐王维《桃源行》:“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金张斛《还家》诗:“云林无俗恣,相对可终老。”清陈大章《送胡卜子南归》诗:“白雉冈头荒圃在,未妨述作老云林。”2.汉宫馆名。《汉书·外戚传上·孝宣霍皇后》:“霍后立五年,废处昭臺宫,后十二岁,徙云林馆,乃自杀。”《晋书·外戚传序》:“遂使悼后遇云林之灾,愍怀滥湖城之酷。”3.指云梦泽。《文选·枚乘<七发>》:“游涉乎云林,周驰乎兰泽。”刘良注:“云林、云梦泽也。”4.元代画家倪瓒的别号。清侯方域《倪云林<十万图>记》:“壬辰过阳羡之亳村,定道人出所藏云林《十万图》相示,皆有云林自跋。”清纳兰性德《忆江南》词:“江南好,真箇到梁溪。一幅云林高士画,数行泉石故人题。”清沉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余扫墓山中,检有峦纹可观之石……用宜兴窰长方盆叠起一峯,偏於左而凸於右,背作横方纹,如云林石法,巉巖凹凸,若临江石磯状。”5.台湾省辖县。
好处:有利于人或事物的因素。
新诗:新的诗作。指“五四”以来的白话诗。

《贻康兼善》是宋代释绍嵩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遍绕篱边日渐斜,
尽无鸡犬有鸣鸦。
风凋古木秋阴薄,
烟琐西山暝色赊。
题柱未期归蜀国,
系船长得傍芦花。
云林好处欲留脚,
要趁新诗挽物华。

诗意:
这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以自然景观传递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意境。诗人观察到夕阳斜照,周围的景物趋于寂静,只有鸣鸦的声音回荡在篱笆边上。秋天的风吹落古木的叶子,整个秋天的天色显得暗淡。西山的景色被烟雾所掩盖,暮色逐渐降临。诗人表示自己对于回到蜀国的心愿尚未实现,只能系船靠近芦花边,寄情于身旁的自然之美。他想在美丽的云林中停留下来,抓住这个机会写一首新的诗篇,来表达心中的情感和思绪。

赏析:
《贻康兼善》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而恰到好处,通过描绘夕阳、鸣鸦、古木、西山等元素,创造出一种宁静、凄美的氛围。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归乡、留恋美好时光的渴望。

诗中的“遍绕篱边日渐斜”,描绘了夕阳斜照的景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又以“尽无鸡犬有鸣鸦”,将自然声音的寥落与静谧传达给读者。

在描绘自然景色时,诗人运用了“风凋古木秋阴薄”,以及“烟琐西山暝色赊”的形象描写,表现了秋天的凄美,给人一种淡雅的感觉。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归蜀的期待,但未能如愿,只能系船傍芦花,抓住眼前美景,写下新的诗篇。这种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自然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于内心情感的寄托和表达。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精细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将诗人的情感和思绪融入其中,营造出一种宁静、凄美的氛围。读者通过阅读,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诗人内心的深情与激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绍嵩

释绍嵩,字亚愚,庐陵(今江西吉安)人。长于诗,自谦“每吟咏信口而成,不工句法,故自作者随得随失”。今存《江浙纪行集句诗》七卷,系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秋自长沙出发,访游江浙途中寓意之作。后应知嘉兴府黄尹元之请,主嘉兴大云寺。事见本集卷首自序。 释绍嵩诗,以汲古阁影宋抄本为底本,校以清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读画斋本)。新辑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释绍嵩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