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宋代。于石。西湖胜概甲东南,满眼繁华今几年。钟鼓相闻南北寺,笙歌不断往来船。山围花柳春风地,水浸楼台夜月天。士女只知游赏乐,谁能轸念及三边。
《西湖》是宋代诗人于石所作的一首诗词。它描绘了西湖的美景和繁华景象,表达了游人们对于欢乐和享受的追求,同时也抛出了作者对于国家安危的忧虑和思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西湖的描绘,展示了其壮美的景色和丰富的人文氛围。西湖被山围绕,花柳春风扑面而来,楼台在夜晚被水浸没,月光洒在天空。诗中的钟鼓声相互回荡在南北的寺庙之间,笙歌声不断传来,往来的船只穿梭其中。这些描绘使人感受到了西湖的热闹和繁华。
然而,诗人也通过最后两句表达了自己的忧虑。他说士女们只知道游览和享受乐趣,却没有人关心国家的安危。"谁能轸念及三边"这句话暗示了作者对于国家边疆的忧虑,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于国家命运的思考和关注。
整首诗词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描绘和对游人们欢乐追求的描述,以及对国家安危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和社会现实的触动。它既展示了西湖的美丽和繁华,又透露出作者的忧虑和思考,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中文译文:
《西湖》
西湖胜概甲东南,
满眼繁华今几年。
钟鼓相闻南北寺,
笙歌不断往来船。
山围花柳春风地,
水浸楼台夜月天。
士女只知游赏乐,
谁能轸念及三边。
元间婺州兰溪人,字介翁,号紫岩,更号两溪。貌古气刚,喜诙谐,自负甚高。宋亡,隐居不出,一意于诗。豪宕激发,气骨苍劲,望而知其为山林旷士。有《紫岩集》。...
于石。元间婺州兰溪人,字介翁,号紫岩,更号两溪。貌古气刚,喜诙谐,自负甚高。宋亡,隐居不出,一意于诗。豪宕激发,气骨苍劲,望而知其为山林旷士。有《紫岩集》。
送禹庭朱公归义乌 其三 三歌曰。明代。苏升。陆有车兮水有舟,公之归兮不可以少留。日杲杲兮风飕飕,公之归兮不可以少留。
宝林同讲师渴马图歌。明代。刘基。天厩马,神龙姿,目如明星耳如锥。拳花鬉毛云陆离,扬鬐掉尾赪虹飞。天厩马,闲且骄,絷以青丝勒以鏣。渴不得饮瑶池泉,饥不得食琼田苗。豆粟不实中肠枵,口不能语足屡蹻。天厩马,壮且武,食主之食须报主。莝秣失时,罪在牧圉。无如宋牂怨不得嚼咀,丧厥元戎殄师旅。天厩马,尔不闻。赵国廉将军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据鞍走若云。北斩栗腹西拒秦,负荆谢蔺不为身,至今天下称良臣。又不闻汉季刘荆州,有牛千斤角曲觓,啖食十倍于常牛,负重不若一牝麀。老蹒度江俘楚囚,骨肉解割庖刃游。天厩马,饱尔食,草间封狼逭诛殛,威弧拨剌矢不直。嗟尔神骏须尽力,他年定遇田子方,枥上优游终主德。
和答雪湖见怀及述怀各二首 其二。明代。谢迁。投簪事耕稼,菑畬夹道周。禾黍日以长,少昊将司秋。晨兴出门巷,杖策临西畴。俯首问童仆,场圃各具否。屡丰幸遂愿,社会寻旧游。
如梦令 春夜。清代。路有声。门掩落花如雪,帘外一钩新月。深院近黄昏,归鸟欲啼还歇。凄绝。凄绝。最是送春时节。
竹溪再和余亦再作。宋代。刘克庄。竹马恍曾聚戏,金鱼从美外观。随柱史青牛易,骑吕仙黄鹤难。
渡淮春晓。明代。张祥鸢。朝辞桐柏水,时序又殊方。河抱中原转,天围远树苍。绪风啼鸟变,红雨落花忙。坐惜春芳晏,高歌西日黄。
雨止读陶诗有感。宋代。朱翌。涓涓泉溜木欣欣,便觉居闲思不群。快睹朝霞开宿雾,少林时雨霭停云。无弦琴上宫商足,有酒篇中醉醒分。谁是知音谁可酌,置琴罢酒对炉熏。
浚沟庙蜥蜴。宋代。郑獬。不归大海不藏山,碧瓦朱栏绿树闲。应待老龙才睡著,便偷云雨落人间。
简章大令砚芳二首 其一。清代。吴理堂。剑气群惊百鍊锋,廿年宦迹拟黄龚。书陈盐铁搜情币,图案边陲佐折冲。三径归来风满袖,一官长谢禄千钟。携筇采药江皋去,双屐云深物外踪。
空城曲。金朝。李龏。玉转湿丝牵晓水,昔日住人今住鬼。东家胡蝶西家飞,星流露泫谁驱使。秋风吹地百草乾,兔苑词人去不还。谁念幽寒坐呜呃,长忆深云海上山。
古风送行陈省元。宋代。姜特立。梅山老人头雪白,摸索曹刘还认得。平生鹿鹿视余子,谁是诗中真巨擘。踵门忽得天下士,慕我虚声远相觅。袖中磊磈出奇语,和璧随珠暗相射。对之坐久神气定,言下分明箭锋直。傍观如堵相骇愕,颇复见我有此客。雄篇累日费酬答,但怪笔端飞霹雳。君才自是千里驹,鞭影不摇何待策。古人妙处应自知,悟解多端难指画。请君更去勘诸方,莫道梅山得消息。
昔岁乙在酉,伯祖尚书郎。只手探月胁,一枝破天荒。
遂令素士族,重唤乌衣王。冠冕蝉连来,一百二十霜。
成化乙酉世大父郎中公捷留省遂破吾族天荒今年复为乙酉而犹子士骃入太学应试恰与大父同庚赋此期之。明代。王世贞。昔岁乙在酉,伯祖尚书郎。只手探月胁,一枝破天荒。遂令素士族,重唤乌衣王。冠冕蝉连来,一百二十霜。桑梓有余晖,兰桂无不芳。汝生在庚申,雅与伯祖当。昔阻上水滩,今来顺风樯。汝父游成均,不能掩夜光。诸生皆避席,祭酒为下堂。汝兄歌鹿鸣,矫矫千人场。余祥发麟趾,胜事征雁行。努力崇明德,淮水日汤汤。
寄题刘成功锦里。宋代。杨万里。嘉林市中尘一丈,嘉林寺後竹千竿。先君授徒竹窗底,我初识君俱少年。同师同舍同笔砚,火冷灯青飞雪片。春风一夜吹林花,南北飘零各星散。我今头白苦思归,羡君山园芋栗肥。为君题作小锦里,君应一笑巾堕儿。
孙少述示近诗兼仰高致。宋代。曾巩。大句闳篇久擅场,一函初得胜琳琅。少陵雅健材孤出,彭泽清闲兴最长。世外麒麟谁可系,云中鸿雁本高翔。白头多病襄阳守,展卷临风欲自强。
晋阳怀古 其九 怀司马温公。明代。何乔新。瑶台何巍巍,涑水亦瀰瀰。我公独何之,空堂遗剑履。念昔熙宁初,事事稽周礼。新法纷如毛,旧基寖以圮。公时居洛师,容与花竹里。朝披嵩阜云,夕钓伊川水。宣仁始临朝,翻然为时起。惓惓抚疮痍,汲汲除莠秕。坐令憔悴民,复见雍熙理。胡为厌氛浊,溘然骑箕尾。忠清与粹德,令闻传不已。嗟予生已晚,高山夙仰止。稽首遗像前,酌泉荐芳芷。
满江红。金朝。元好问。枕上吴山,隐隐见、宫眉修碧。人好在、断浑似,画图相识。罗袜尘香来有信,玉箫声远寻无迹。恨不将、春色醉仙桃,迷芳席。婵娟月,韶华日。梦已尽,愁仍积。江花共江草,几时终极。锦树摧残胡蝶老,冰绡剪破鸳鸯只。拌楚云、湘雨一生休,休相忆。
鹧鸪天。唐代。无名氏。真个亲曾见太平。元宵且说景龙灯。四方同奏升平曲,天下都无叹息声。长月好,定天晴。人人五夜到天明。如今一把伤心泪,犹恨江南过此生。
送周勉仁司训考满之京。元代。陈钧。十年萍梗各西东,故里今朝喜再逢。晓日有盘堆苜蓿,秋江无树怨芙容。君门奏最文偏重,客路看花酒正醲。愧我若逢知己问,为言吟苦鬓蓬松。
瞿稼轩挽辞 其四。明代。陈瑚。昆湖家世浚源长,耕石还余旧德堂。山水烟云环丙舍,琴书冰雪照匡床。僮亡散佚丹青尽,僧老留存翰墨香。令子文孙工继述,不烦眢井铁函藏。
东溪舟中呈石斋。宋代。徐瑞。两山盘屈水中分,紫翠深深日欲曛。孤枕短篷吟梦晓,一莺啼破半溪云。
蓼花。宋代。董嗣杲。瘦叶浮根傍柳矶,水天秋色夕阳时。晶晶红染累垂糁,袅袅凉摇软弱枝。挼汗自能为酒母,托名谁制作风宜。花开只熨渔翁眼,可奈渔翁醉不知。
诗经·陈风·月出。清代。佚名。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