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王宝剑在匣。宋代。释如净。金刚王宝剑在匣,有望风不犯之威。天童喝下飞出,变作无孔铁鎚。辊入荒田乱草,任教日炙风吹。拈匙把箸知多少,不是知音不易知。
《偈颂二十五首》是宋代释如净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金刚王宝剑的神奇威力以及智慧的珍贵。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金刚王宝剑在匣,
有望风不犯之威。
天童喝下飞出,
变作无孔铁鎚。
辊入荒田乱草,
任教日炙风吹。
拈匙把箸知多少,
不是知音不易知。
这首诗词的诗意表达了金刚王宝剑的威力和非凡之处。金刚王宝剑被安置在匣子中,却能迎风而不受侵犯,展现出强大的威力。诗中提到天童(可能指佛教中的神灵)喝下宝剑后,它便变成了一个无孔的铁锤,不受任何限制地在荒田和乱草间滚动,日晒风吹都无法摧毁它。这种描写象征着宝剑的坚韧和无往不胜的力量。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一种深意。拈起一根筷子或是拿起一把勺子,都有着深意和内涵,需要经过一番修行和体悟才能真正理解。这是对智慧的隐喻,也是对真正懂得欣赏和理解诗词之人的称赞。诗人在最后一句中表达了,如果没有真正的知音,理解和欣赏诗词是非常困难的。
这首诗词通过金刚王宝剑的形象,表达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智慧的珍贵。金刚王宝剑象征着无往不胜的力量和智慧的深度,而诗人通过对宝剑的描写,启发读者思考智慧和理解的真正含义。整首诗词意境深远,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释如净,字长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俗姓俞,明州苇江(今浙江宁波)人。初自芙蓉山至明州雪窦山谒智鉴禅师,相侍十五年。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受请住建康府清凉寺。迁台州瑞岩寺、临安府净慈寺、庆元府瑞岩寺,再住净慈寺。晚受诏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为青原下十六世,雪窦智鉴禅师法嗣。约卒于理宗宝庆间,行脚四十馀年,卒年六十六。有《天童如净禅师语录》二卷、《天童如净禅师续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
释如净。释如净,字长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俗姓俞,明州苇江(今浙江宁波)人。初自芙蓉山至明州雪窦山谒智鉴禅师,相侍十五年。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受请住建康府清凉寺。迁台州瑞岩寺、临安府净慈寺、庆元府瑞岩寺,再住净慈寺。晚受诏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为青原下十六世,雪窦智鉴禅师法嗣。约卒于理宗宝庆间,行脚四十馀年,卒年六十六。有《天童如净禅师语录》二卷、《天童如净禅师续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