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人无信

出自魏晋释慧远的《禅人写师真请赞》,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kǒng rén wú xì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
画也错,赞也错。
不识蚬子笊篱,唤作普化木铎。
而今要且头不是头,脚不是脚。
恐人无信,立此为约。
()
不识:不知道,不认识。西周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不处理,不主持。识,通“[[职]]”。
蚬子笊篱:用竹篾、柳条或铁丝等编织的用具,能漏水,用在水、汤里捞东西
唤作:唤作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huàn zuò,意思为叫做,称做。出自《诗》。
不是:(名)错误;过失:好意帮他,反倒说我的~|他总在背后说别人的~。
恐人无信

《禅人写师真请赞》是宋代释慧远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禅宗的视角,表达了对画和赞的误解和迷惑,以及人们对事物的不信任和疑虑。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禅人写师真请赞,
禅修者写下了对禅师的请赞之词,

朝代:宋代,
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是宋朝时期。

内容:画也错,赞也错。
他认为自己的画和赞词都是错误的。

不识蚬子笊篱,
他无法认识到蚬子(一种贝类动物)和笊篱(一种编织的竹子篱笆)的真实本质,

唤作普化木铎。
将它们称之为普化木铎。

而今要且头不是头,脚不是脚。
如今事物的本质已经变得模糊不清,头和脚的定义已经不再准确。

恐人无信,立此为约。
因为担心人们缺乏信任,所以写下这首诗词作为承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一种幽默的方式表达了禅修者对事物本质的困惑和疑虑。他对自己的画和赞词的错误感到惊讶,同时也意识到人们对事物的观念可能是不可靠的。他提到的蚬子和笊篱是一种象征,代表着他无法理解和把握的事物。通过将它们称之为普化木铎,他表达了对事物名称和定义的怀疑。最后,他写下这首诗词,作为一种约定,旨在提醒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保持谨慎和怀疑,不要轻易相信表面的外貌和定义,而是要深入思考和探索事物的本质。

整体上,这首诗词通过幽默而深刻的方式,探讨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局限性和对真相的怀疑。它呼吁人们要以审慎和谨慎的态度对待事物,不要轻易相信表面的现象和定义,而是要通过深入思考和探索,寻找事物的本质和真实。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