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须拄杖叩门时

出自宋代释宝昙的《兴化存公作竹林新亭雪庵雪林二老同赋次韵》,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í xū zhǔ zhàng kòu mén shí,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年来幽事慰心期,已有溪云彷佛知。
不似山南似山北,直须拄杖叩门时
()
心期已有不似直须:应当;应。竟至于;还要。
拄杖:1.执持。三国魏曹操《陌上桑》:“食芝英,饮醴泉,拄杖桂枝佩秋兰。”2.支撑着拐杖。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韩康伯病,拄杖前庭消摇。”宋苏轼《次韵参寥寄少游》:“当年步月来幽谷,拄杖穿云冒夕烟。”3.手杖,拐杖。唐钱起《题延州圣僧穴》诗:“四时树长书经叶,万岁巖悬拄杖籐。”宋陆游《晚步江上》诗:“高柳阴中扶拄杖,平沙稳处据胡牀。”明马愈《马氏日抄·憨皮袋》:“乃贯休所画弥勒佛像,横一拄杖挑皮袋於背,腰间曳一蕉扇。”鲁迅《故事新编·理水》:“‘禹来治水,一定不成功,如果他是鲧的儿子的话,’一个拿拄杖的学者说。”
叩门:1.敲门。2.茅盾创作文章。

诗词:《兴化存公作竹林新亭雪庵雪林二老同赋次韵》

中文译文:
年来幽事慰心期,已有溪云彷佛知。
不似山南似山北,直须拄杖叩门时。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释宝昙所作的《兴化存公作竹林新亭雪庵雪林二老同赋次韵》。诗人表达了他在幽静的竹林新亭雪庵中度过的时光,以及他对于内心安宁的渴望。这里的"年来幽事"指的是长久以来所经历的心灵上的慰藉,而"溪云彷佛知"则表达了溪水和云彩似乎了解了他的内心。诗人认为这里的景色与南方的山水不同,也不似北方的山水,因此他直言不讳地表示只有当他敲门时,才能真正领悟这里的风景。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描绘了诗人身处竹林新亭雪庵的心境和感受。诗人年来所经历的幽静事物给他带来心灵的宁静和满足,溪水和云彩仿佛也懂得了他的内心。诗人认为这里的景色与南方的山水不同,也不似北方的山水,这种独特之处需要通过亲身经历才能理解和体验。最后两句"直须拄杖叩门时"表达了诗人渴望亲自去触摸、感受和领悟这里的景色,这种渴望也传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追求和对心灵安宁的追寻。

这首诗以简练的文字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诗人对于心灵安宁和内心体验的渴望。通过对于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自我反思,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富有哲理的境界。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宋代文人的修身养性之风,也启发人们思考如何在喧嚣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宝昙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卐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为寺。复至四明,为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为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

释宝昙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