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公不可作

出自宋代李处权的《召伯祠》,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tàn gōng bù kě zuò,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
我行出陕右,来升召公堂。
叹公不可作,祗令吾道伤。
优哉听讼日,斯民歌乐康。
善教被南国,美荫余甘棠。
惟公与周公,左右相成王。
孰知二公心,千载惟苍苍。
人不学二南,其蔽犹面墙。
先圣垂此言,下士其可忘。
太史述世家,源深者流长。
公泽亦至今,风烈殊未央。
再拜仰公像,冠佩犹煌煌。
徘徊不能去,泪落征衣裳。
()
不可:1.助动词。不可以;不能够:~偏废。~动摇。二者缺一~。2.跟“非”搭配,构成“非…不可”,表示必须或一定: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3.决不能,必须不。
听讼:听讼tīngsòng听理诉讼;审案。
善教

《召伯祠》是宋代诗人李处权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前往陕西西部参观召公庙的经历,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和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思考。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我行出陕右,来升召公堂。
叹公不可作,祗令吾道伤。
优哉听讼日,斯民歌乐康。
善教被南国,美荫余甘棠。

诗人行至陕西的西部地区,前往召公庙参拜。他在召公庙内感慨召公的杰出之处,却叹息自己无法像召公一样为世人做出伟大的事业,使自己的道路感到受到伤害。他欣喜地观察到庙堂中的听讼之日,人民歌唱欢乐,生活安康。他赞美召公的善教在南方国家被广泛传承,带给人们美好的庇护和滋养。

惟公与周公,左右相成王。
孰知二公心,千载惟苍苍。
人不学二南,其蔽犹面墙。
先圣垂此言,下士其可忘。

召公与周公,共同辅佐成就了周王朝的兴盛。然而,如今千年过去,我们又有谁能真正理解他们的用心良苦呢?人们若不去学习他们的思想智慧,那么他们的伟大就如同面对墙壁一般黯然失色。这是先贤圣人所留下的警示,但是现实中的常人往往会忘却这一点。

太史述世家,源深者流长。
公泽亦至今,风烈殊未央。
再拜仰公像,冠佩犹煌煌。
徘徊不能去,泪落征衣裳。

太史所记载的历史家族源远流长,召公的功德也流传至今。他的风采和事迹仍然熠熠生辉,没有因为岁月而消逝。诗人再次向召公的雕像行礼致敬,感叹他的崇高地位依然耀眼夺目。他徘徊在庙堂之间,难以离去,泪水滴落在行军的衣裳上,表达了他内心的悲伤与感动。

这首诗以召公庙为背景,通过对召公的赞美和自身的自省,表达了对伟大先贤的敬仰和对自己所处时代现实的思考。诗人希望人们能够学习先贤的智慧,铭记历史的教训,以实现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成长。整首诗以婉约细腻的语言展示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处权

(?—1155)宋徐州丰县人,徙江宁溧阳,字巽伯。李淑曾孙。徽宗宣和间,与陈恬、朱敦儒并以诗名。南渡后曾领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

李处权朗读
()